把写作作为方法: 卡片笔记写作法

抛开消遣,娱乐不说,我们阅读,学习的目的都是希望有所得,而找到正确方法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德国当代重要的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用一套卡片盒笔记法写了70多本书,发表了400多篇学术文章。不同于传统图书馆式分门别类把笔记放到不同文件夹中的做法,卡片盒笔记法会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结构,信息被加工成知识,洞见将从知识网络中涌现出来。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一书系统介绍了卡片盒笔记法(又称为Zettelkasten),但这是一本更偏理论的书,它告诉你的是为什么卡片盒笔记有用以及如何做卡片盒笔记的抽象技巧,如果你已经接触过一些知识管理的概念,那么它可能对你有很大启发。如果你想找的是实操手册,那么它不适合你。

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我是怎么实践卡片盒笔记法的。

用好每日笔记

可以把体力,注意力,决策力这些可视化,体力就是血条,注意力这些就像是法力值,都会被消耗

同理,如果你想写笔记的时候每次都要纠结:我该把这个构思记在哪里好呢?每次看到有启发的文字都要考虑我要把摘录的资料放在哪里才合适呢?每次要用的笔记都时候都要痛心疾首那个时候我想到的事情记到哪里去了?那么知识管理的效率很难提高。

关于注意力、决策力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只穿深蓝色或深灰色两种颜色的西装,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早上少做一个决定,把更多的决策力资源留给真正重要的事情。

因此要善加利用注意力,决策力,驱动力这些稀缺资源,少在无益的事情上做决策,把意志力与决策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将每日笔记作为你每天思考、收集所有信息的收纳盒

无关乎使用纸质笔记本还是电子笔记,无关乎使用的是哪一款电子软件,要做的只有两件事:1. 增加一个日期信息 2. 开始写

对于纸质笔记本来说,每一天就开启新的一页,然后写到这一天结束为止

对于笔记软件来说有每日笔记功能的最好,没有的话可以建一个Daily Notes的文件夹,每一天建一个以日期命名的笔记就行了。

整理出概念为导向的原子笔记

把记录归一到每日笔记之后,需要每天回顾并进一步整理出卡片笔记,否则这些记录不过是数据坟墓而已。

这是我14年以来记录笔记的小部分,除了占据无用空间之外,这些笔记对我而言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
我的笔记坟墓

写作不是目标,而是思考发生的媒介,整理笔记的过程也是在思考的过程,每天回顾的时候可以随机翻阅每日笔记,发现有关联的概念就可以尝试将其结合起来,写成一张卡片笔记。

一个好的卡片笔记只需要说清楚一件事,它应该是最小可理解单位,它也应该是讲述一个概念的。

长青卡片

这并不是一个完成的卡片,或者说卡片盒笔记中的卡片不会完成,在不断阅读思考的过程中,会不断对卡片进行增删

连接知识

这是卡片盒笔记最重要的,也是区别于传统基于文件夹系统笔记之处

先说传统文件组织结构的问题传统文件结构组织笔记的问题是预设了立场,而不是为了产生洞见,我们的笔记事先就需要在某一个目录下面,这是个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知识就框定在某一个主题之中,难以产生洞见。

图片来自Zettelkasten — How One German Scholar Was So Freakishly Productive

卡片笔记可以不需要考虑放置在哪个目录下,对于有标签的笔记软件来说,可以善加利用标签功能:你希望未来在哪个主题下看到这个笔记,就加上这类标签。对于没有标签功能的笔记软件或者纸质笔记,可以写好索引。

卡片笔记从固定的结构中释放出来,这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找到笔记之间的连接,同一个笔记可以关联在不同的上下文中。

图片来自Zettelkasten — How One German Scholar Was So Freakishly Productive

不断的关联,增减卡片笔记,笔记越多就应该越有用,好的知识管理框架展现出梅特卡夫效应,洞见应该在知识网络中涌现出来

图片来自Zettelkasten — How One German Scholar Was So Freakishly Productive

迎接你的尤里卡时刻

很多新的笔记软件都会给出一张看似炫酷的知识网络图。而我经过半年的积累也能在笔记软件中看到我的知识网络图了。

image

但这张图谱应该是存储在大脑中的,在我脑海中形成一个个认知模型,而卡片笔记是我的第二大脑,帮我存储不擅长记忆的细节。

据说阿基米德曾经受命测量一个王冠的比重,可是他不知道怎么精确计算王冠的体积。阿基米德一边想着这个问题一边去公共浴池洗澡,他刚一踏入浴缸,水正好溢出来——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阿基米德福至心灵:王冠的体积就是王冠排出的水的体积!想到这里阿基米德大喊数声“Eureka!”
尤里卡,这个希腊语单词的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凡是只能用神秘灵感来解释的重大发现就不只叫“发现”了,这个时刻叫“尤里卡时刻”。

来自《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这是我近半年积累之后的第一次输出,当我想明白“把写作作为学习的方法”时也想大喊一声“Eureka!”。

卡片盒笔记法提供了一套从信息获取到知识加工再到产生洞见真正有效的方法。我建议所有人都至少尝试一下这个方法,收集,加工,连接,剩下的交给时间,我们能迎来更多的尤里卡时刻!

参考资料

  • 卡片笔记写作法,许多知识管理的文章都会提到这本书,推荐
  •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简单阅读,关注把所有笔记放在一起的方法
  • 从卡片链接到大脑联想,基于 Obsidian 的卡片盒笔记法实践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方法及工具
  • 卡片盒(Zettelkasten)笔记法,产品沉思录这个专栏很推荐

笔记软件

  • logseq,免费,开源,可以通过github同步,也可以只使用本地,md格式,推荐
  • Obsidian免费,md格式存储在本地,稳定,推荐

其它还有许多笔记软件,比如葫芦笔记,思源,wolai等,都在网络上有很多考验,但我没有深入使用过,就没法写什么感想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写作作为方法: 卡片笔记写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