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歇夫妇的冷面美学

贝歇夫妇的冷面美学

贝歇夫妇(Bernd & Hilla Becher )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摄影师,因共同的摄影理念走到一起,在摄影史上的突出贡献是,记录了上世纪60年代重工业建筑群面临关闭或拆毁前的模样,以冷面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了这些存在过有不复存在的历史地标。

[图片上传失败...(image-ae9631-1621930956138)]

贝歇夫妇是感知到了重工业作为一个时代产物,有着它的生命周期,而一些特定的建筑群因社会需要而被建造起来,又因为社会的需要而将被摧毁,最初想用画画的方式把他们记录下来,后来发现画画的速度跟不上建筑物被摧毁的速度,所以采用了摄影的手段。受到20世纪初新客观主义摄影大师奥古斯特·桑德的影响,他们的摄影作品展现了冷静、客观、精确、超然、严谨等特点。

img

奥古斯特·桑德(1876年-1964年),被誉为”时代脸孔的留影者”。他的作品以客观的态度,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日耳曼民族的众生相。

img
img
img
img

不同于奥古斯特·桑德的分类学摄影,贝歇夫妇更进一步加入了社会和文化的考量,把类型学引入到了自己的摄影体系中,以非常节制的精准安排,在不同形状与造型之间,产生完美的连接,对现实事务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从重抽取具有共同的、永恒的内在逻辑。通过这样的外在表现,贝歇夫妇想要表达的摄影主题是从不断变化中寻找不变的本质。

[图片上传失败...(image-6ed2c8-1621930956138)]

[图片上传失败...(image-98670-1621930956138)]

[图片上传失败...(image-5c5517-1621930956138)]

不得不说,除了人物,这些建筑能够更加客观的展现特定时代的特色,让人一眼望过去就能够被带入到那个年代中。

在摄影手法上,贝歇夫妇采取“直接摄影”的手段,秉承主体唯一,以旁观者的视角,中央正面拍,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也不刻意以寻求角度来追求形式美,就是客观的记录建筑物本来的模样。同时,也摒弃特殊光线,只选择在阴天漫反射条件下进行拍摄,“从来不存在人们理解的塑造好建筑照片必须的‘光影魅力’”,因此让图片显得更加的客观、简洁,无形之中也抹杀了“时间”的限制。

[图片上传失败...(image-6f909a-1621930956138)]

[图片上传失败...(image-da9bab-1621930956138)]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bc4b5-1621930956137)]

贝歇夫妇就读于杜塞尔多夫学派,从此他们的摄影风格便成为了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基石,极致的客观、冷静、精确、超然、严谨成为了“杜派”特定的风格,也引发了后来的一系列摄影师的追随,比如安德烈·古斯基(大尺度客观美学)、坎迪达·胡弗(极致对称的“大场面”)、托马斯·斯特鲁斯(冷面街道)··· 再到后来的新地形代表史蒂芬·肖尔、罗伯特·亚当斯。甚至再到用观念摄影的方式进行建筑摄影的杉本博司、托德·希多、托马斯·迪曼德、麦克·沃尔夫,都能够找到贝歇夫妇的影子。

因此受贝歇夫妇摄影作品的启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建筑摄影中的艺术作品:

01 冷面。客观、中立、冷静、隐藏建筑的表现欲,让照片产生一种超然的精确感。 02 严谨。将严谨的构图做到极致。比如前边提到里的选择阴天这样的天气、选择唯一主体、中央正面拍摄,不佳杂任何个人情感和摄影操作的技法,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可观的展现出来,每一次拍摄都坚持这些原则,拍上10年、20年,单张作品会给人一种谁都能拍出来的假象,但是成为一系列作品的那种震撼和时代印记的呈现,便会成为佳品。 03 人文色彩。以一颗对这个世界宽广的悲悯之心看待周遭的事物,看似旁观、冷静,实则就是自己的内心独白,让更多的人在很长时间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懂了!

参考:原画册知识星球相关教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贝歇夫妇的冷面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