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连·葛雷的画像》|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道连·葛雷的画像》|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奥斯卡·王尔德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文坛的风云人物,也是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出生于高知家庭的王尔德,从小受到古希腊经典的熏陶,先后求学于都柏林三一学院和牛津大学。王尔德的性格狂放不羁,加上穿衣打扮、行事风格不拘一格,致使他声名远播,红遍大洋两岸。在文学创作上,王尔德才气逼人,颠倒众生,除了最受大众欢迎的讽世喜剧之外,小说、诗歌、童话等体裁都有涉猎,而《道连·葛雷的画像》是他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王尔德受到唯美主义运动领军人物罗斯金和佩特的影响,在他们的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唯美主义艺术观,成为了该流派最有力的代言人。
关于本书
《道连·葛雷的画像》讲述了一个貌似荒诞不经、实则蕴含丰富美学和哲理的寓言故事。相貌俊美的贵族少年道连·葛雷向自己的画像许愿,希望自己青春永驻,让画像承担岁月的沧桑和罪恶的痕迹,不料竟一语成谶,从此,道连不再受困于岁月的无情,他肆无忌惮地挥霍人生,最终自食恶果。小说发表之初,其繁复新颖的意象、离经叛道的言论以及隐约流露的同性恋意味,为作者王尔德招来了诸多抨击和责难。
核心内容
《道连·葛雷的画像》是王尔德文学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诞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严苛的道德氛围下,同时也正值唯美主义运动鼎盛之时,小说中繁复新颖的意象、离经叛道的言论以及隐约流露的同性恋意味,使这部作品一经出版便震惊了整个评论界。再加上作者王尔德本人桀骜不驯的性格,诸多因素糅合,终于将这部作品的话题性推向了时代的巅峰。《道连·葛雷的画像》语言华丽,用词考究,在叙述形式上采用了民间故事、浪漫传奇、哥特式小说以及悬念惊悚小说等多种形式,搭建起王尔德特有的艺术风格。小说带有鲜明的王尔德的个人印记,通篇彰显了其“艺术至上”的唯美主义理念,这部作品也成为王尔德将自己灵魂深处的奥秘大胆而直率地向公众展示的一个窗口。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经典文学名著《道连·葛雷的画像》。
《道连·葛雷的画像》是英伦才子奥斯卡·王尔德的长篇小说。提到王尔德这位作家,知道他的人远多于读过他的人。王尔德在大众的知名度,主要集中在他对奇装异服的偏好、诙谐犀利的口才和那场直接导致他身败名裂、锒铛入狱且最终早逝的同性恋官司上。他硬生生将自己的生活演绎成了一出高潮迭起的戏剧,大起大落的程度,不逊于他笔下的任何作品。基于与小说的关联性,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讨论王尔德后半生如何急转直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他的前半生如何放浪形骸。
王尔德1854年10月出生于都柏林,父亲是当时爱尔兰乃至全英国最有名的耳科和眼科专家,母亲也是爱尔兰著名的才女,曾写过许多反抗英格兰对爱尔兰压制的政论文章。按现在的标准来看,王尔德属于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王尔德从小对古典文学显示出过人的天分,还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先后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和牛津大学研读古希腊文学。这些因缘际会,造就了王尔德身上不可一世的傲气。
1878年牛津毕业后,王尔德定居于伦敦,之后的13年时间里,除了完成了一些短篇故事和童话故事集《快乐王子》外,并没有特别重要的作品问世。与创作上的低产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一时期王尔德依靠奇装异服、高调行事和巡回演讲而闻名于世。王尔德的次子微微安·贺兰在他写的王尔德传记中曾这样描写自己的父亲,“他有时候会穿着缀有穗带的天鹅绒外套,长及膝盖的黑丝袜,大领的宽松丝衬衫配上大大的绿领带。”坊间还盛传王尔德曾经手持一支百合花走在伦敦最时髦的皮卡迪利大街上。可想而知,王尔德特立独行的穿着和举动在当时保守的社会风气之下会引发怎样的争议。
1891年之后,王尔德迎来了文学创作高产期。他的几部最重要的讽刺喜剧,陆续在伦敦的剧院上演,轰动一时。这股热潮跨越大西洋,一路红到纽约。我们举个例子来看当时王尔德有多么炙手可热。1895年《理想的丈夫》上演,与此同时,另一位文学大师、《螺丝在拧紧》的作者亨利·詹姆斯也一直梦想着以一部戏剧征服伦敦,然而,他的第一个剧本首演即告失败,完全湮没在王尔德的光辉之下,詹姆斯甚至从此放弃了剧本创作。这些戏剧成功奠定了王尔德的文学声名,甚至直接推动了英国剧场的复兴。
在这个阶段,王尔德的创作领域也越来越宽泛,除了戏剧之外,小说、诗歌、童话他都有涉猎。他的第二部童话集《石榴屋》和文艺评论《意图集》,以及我们今天要解读的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都是在此前后陆续出版的。这些文学成就相对于他短暂的生命来说,显得既丰富又珍贵。尽管以正统文学史的角度衡量,与同时代的乔伊斯、萧伯纳、叶芝等大师相比,王尔德的文学地位稍显逊色,但他无疑是19世纪晚期英国文坛上一个不可复制的怪才。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美学符号,与唯美主义运动密不可分。
什么是唯美主义运动呢?简单地说,这是19世纪后期出现在艺术和文学领域中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会运动。他们有一句著名的口号——“为艺术而艺术”,很多人把这句话归在王尔德的名下,但这句话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库辛在1818年提出的。王尔德汲取了前辈的思想精华,大力宣传,最终成为流派中最有力的代言人。整个唯美主义运动从法国开始,然后波及整个欧洲,直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一批作家、艺术家、文艺理论家再度呼应数十年前法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口号,掀起了该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必须指出的是,唯美主义运动之所以会在英国再起波澜,也跟当时英国的政治环境有一定关系。当时的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间长达64年,开启了英国历史上政治、经济、科学最为辉煌的时期。与国力的强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舆论对道德观念的极度压抑。严苛的道德环境造成了人性的极大压抑,带来一个外表体面克制、内里却充满黑暗的畸形社会形态。这个时代既产生了一批恪守传统、崇尚道德标准的顺民,也孕育了形形色色的怪才和叛逆。王尔德就属于后者。当时社会上有一批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将目光转向了“美的殿堂”,试图为自己的创作另辟出路,于是,英国版的唯美主义运动就此应运而生。
《道连·葛雷的画像》是王尔德文学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唯美主义运动如火如荼之时,是公认的该流派代表作。关于这部小说的问世,有一段文坛佳话。
1889年,一个美国出版商邀请柯南·道尔与奥斯卡·王尔德共进晚餐。席间,两位作家受邀为英国版的《利平科特月刊》各写一部小说。这个君子之约的结果是:柯南·道尔送去了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第二个故事《四签名》,而王尔德送去的正是《道连·葛雷的画像》。柯南·道尔在1924年的回忆录中还高度赞扬了《道连·葛雷的画像》,称其是“一本有很高道德水平的书”,而这样的评论与当时英国主流文坛对该书的看法是截然相反的。
小说首次发表于1890年7月的《利平科特月刊》,后经王尔德补充修改,于次年正式出版,并附上了一篇著名的唯美主义美学序言。迫于压力,王尔德在修改中删去了一些带有明显同性恋倾向的内容。即便如此,小说中繁复新颖的意象、离经叛道的言论以及隐约流露的同性恋意味,还是为他招来诸多责难。报界普遍认为此书内容淫秽,反道德,邪恶而粗糙。《每日纪事报》对此书的评价是:“这本书是法国颓废派文学这个麻风怪的产物,是一本有毒的书,充满了道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不过,面对种种指责,王尔德反而兴奋不已,他多次撰写长篇大论给多家报社,为自己的作品辩护。其中,部分辩护内容也成了后来正式出版的小说的序言。
虽然,针对一部作品不同的观点碰撞交锋也属常事,但像这部作品一样遭到广泛的道德攻击、甚至延伸到对作者的人身攻击,却是不多见的。《道连·葛雷的画像》诞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严苛的道德氛围下,小说设置的背景也恰恰就是维多利亚时期,矛头直指当下,王尔德在作品中丝毫没有想要掩饰自己讽刺这个时代的意图。
故事开始于一个美丽怡人的夏日午后,著名画家贝泽尔·霍尔沃德正在画室中向好友亨利·沃顿勋爵展示他最近倾尽心血的一幅杰作,肖像画上是一个俊美少年。贝泽尔说,画中人是自己新近结识的一个名叫道连·葛雷的贵族子弟,他第一眼就为道连的美貌所折服,并说服他成为自己的模特。贝泽尔盛赞道连的美已经超越了艺术所能表现的范畴,并且为自己的艺术注入了一种不可捉摸的感染力。眼见贝泽尔对这位画中少年倾注了如此强烈的个人情感,玩世不恭的亨利勋爵开始对道连产生了兴趣。
正当两人讨论道连的身世时,主人公道连就登场了。亨利勋爵望着他,简直惊为天人,小说在此处第一次出现了对道连的外貌描写,“鲜红的嘴唇轮廓雅致,湛蓝的眼睛目光坦然,还长着一头金色的鬈发……青春的率真、纯洁的热情一览无余。”在作画过程中,亨利勋爵向道连灌输了大段强烈的享乐主义观点,告诉他青春短暂,需及时行乐,原本纯洁无瑕的道连不禁开始动摇疑惑。面对贝泽尔完成的自己的肖像画时,道连忽然心生一愿:希望自己能永葆青春,而让画像代替自己渐渐老去。
从此,道连开始彻底追求感官愉悦,享受生活。道连在一家简陋的小剧院中结识了美丽善良的女演员西碧尔·韦恩,为她的美貌和演技而倾倒。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告诉了贝泽尔和亨利,并热情邀请他们去观看西碧尔的演出。没想到坠入爱河的西碧尔被道连的魅力所迷惑,表演大失水准,令道连在两位朋友面前脸上无光。王尔德在此处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并借道连之口说了出来——艺术与现实几乎是水火不容的。道连实际上爱的是角色中的西碧尔,当西碧尔陷入爱河而被解放了灵魂、想回到现实中来时,她却失去了艺术的灵魂,在舞台上显得俗不可耐,道连立刻因为她“浅薄无聊、冥顽不灵”而抛弃了她。
回到家后,道连注意到自己的画像发生了一丝变化,肖像的面部流露出些许冷酷,这着实让他吃了一惊。道连隐约感到自己的愿望似乎实现了,却又不敢相信。经过一晚的心灵折磨,正当道连想去找西碧尔重修旧好时,亨利勋爵带来了西碧尔的死讯——绝望之下的西碧尔已经自杀。道连悔恨不已,后悔昨晚说了那些冷酷无情的话,可是亨利却像魔鬼一样巧言安抚道连,让他相信西碧尔的死并不是他的过错。这件事情让道连明白,今后这幅肖像就将成为映射他灵魂的镜子,代替他承受屈从诱惑和堕落带来的恶果。最重要的是,道连·葛雷接受了这份魔鬼的契约,他将肖像束之高阁,从此不再示人。
接下来的十八年里,道连一天天走向堕落,那幅画像也随着他的每一次恶行而变得愈加丑陋狰狞,但道连的外表却始终保持着青春年少的美貌。他在那幅画像的掩护下过着双重人格的生活:外表纯洁天真,一尘不染,实际上却干了许许多多卑劣的勾当。许多年轻人因为喜欢他的外表,崇拜他亲近他,和他交朋友、做情人,最后一个个都被他搞得身败名裂。而道连走向罪恶的过程,与他的两位好友脱离不了关系。
首先是亨利勋爵。他本人是个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贵族,总是用离经叛道但又诙谐幽默的言论来包装自己有毒的欲望。他把道连看做自己的实验品,一步步把道连引上耽于声色、出卖灵魂的不归路。至于画家贝泽尔,他与亨利勋爵是完全不同的性格。贝泽尔在见到道连日渐堕落时深感痛心,但是与亨利勋爵一样,他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贝泽尔的悲剧来源于他对肉体美的过分崇拜,而正是由于他对道连肉体之美的过分崇拜,才导致道连滋生出可怕的虚荣和欲望,进而被亨利勋爵的思想所影响蛊惑,直到最后,贝泽尔因窥见画像的秘密而惨死于道连之手,这多少也是贝泽尔的咎由自取。
杀死贝泽尔使道连的罪恶达到了巅峰,不但如此,道连还威胁以前的朋友帮他用化学试剂毁尸灭迹。这段销毁尸体的恐怖情节,让这部小说染上了18世纪后期英国流行的恐怖小说类型哥特小说的色彩。此时,画像上道连的面貌已经病态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表情狞恶,头发稀疏,淫邪的嘴唇红得鲜艳,原先蓝色的眼睛已然浑浊。待道连杀人之后,肖像的一只手上还出现了湿漉漉、亮闪闪的红色露珠。
道连为了躲避罪恶,来到肮脏的鸦片馆寻欢作乐,不料却遇到了西碧尔的弟弟詹姆士。道连用花言巧语摆脱了一心报仇的詹姆士,不过很快詹姆士就明白,道连正是抛弃了自己姐姐的负心人。正当道连战战兢兢之时,在一次聚会的打猎时间,詹姆士因为躲藏在灌木丛中而被猎手误杀。道连盯着尸体,明白自己的危险再也不存在了。
了解底细的人相继死去,道连却承受不了这种精神上的折磨,他向亨利勋爵坦白,打算从此洗心革面。抱着一丝侥幸,道连期望自己做些善事会缓解肖像上的邪恶欲念,可是当他拿出画作的那一刹那,却发现画中人除了眼睛、嘴角更增添了一丝狡猾和虚伪之外,没有任何变化。道连无法承受这些罪恶将跟随自己一辈子,狠下心来,决定用那把杀死贝泽尔的刀去毁掉这幅受到诅咒的画像——可刀在刺进画中人的胸膛时,也同时刺穿了道连自己的胸膛。人们发现横尸地上的道连·格雷形容枯槁,面目可憎,挂在墙上的画像却丝毫未改,光彩依旧,“洋溢着青春和罕见的美”。
道连·葛雷的文学模式并非首创,与它最相似并且更有名的文学形象莫过于浮士德博士。浮士德为了探究终极知识、体验人生真谛,用死后的灵魂与魔鬼靡菲斯特做交易,这笔交易的性质与道连·葛雷那暗中许下的心愿如出一辙。王尔德笔下虽然没有出现魔鬼的形象,但亨利勋爵却代替了魔鬼的作用,在他的引诱下,道连许下心愿,让画像变老变丑作为自己永葆青春的代价。两者的区别在于,浮士德为了知识和权力而出卖自己的灵魂,道连则是为了青春和享乐而出卖自己的灵魂。王尔德赋予了这个陈旧的文学主题一种崭新的形式。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提到过一个叫“裘格斯戒指”的典故。贫穷的牧羊人裘格斯意外得到一枚戒指,拥有了隐身的魔力。裘格斯问苏格拉底:“如果有人能拥有这样一枚戒指,谁还会诚实守法?”苏格拉底则回答说,尽管看不见一个人的身体,但是灵魂会因他所犯下的恶行而扭曲。这个悖论引发人们的思考: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会被人察觉时,他能否控制自己不去做一些邪恶的事情?道连·葛雷就是那个戴着裘格斯戒指的人,为非作歹,却没有被发现,唯一的破绽就是那幅画像——那是映射他灵魂的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贝泽尔发现了道连丑恶扭曲的灵魂。
小说的结尾设置得相当巧妙,当道连试图弃恶从善、摆脱丑恶的灵魂时,却意外死于自己之手,这一笔极具反讽色彩。以积极的角度衡量,他的死无疑是对以往罪孽的清算,而且这种清算是彻底的、绝对的,王尔德并不打算让结局升华,来一个具有宗教感的救赎型结局。站在道德立场上,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人的灵魂一旦堕落,并不能依靠弥补来重新变成好人,只能以死谢罪。据此而言,这部小说非但不是反道德,甚至还具有某种简单朴素的警世意味,柯南·道尔从小说里看出的“很高的道德水平”,很可能就是从这个角度理解的。
不过,如果仅仅以道德水平高低来衡量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免有失狭隘。关于《道连·葛雷的画像》究竟表达了什么问题,王尔德曾有过耐人寻味的自述,他说,“贝泽尔是我心目中自己的形象,亨利勋爵是世人眼中的我,而道连是我希望自己成为的形象。”也就是说,在王尔德看来,这三个人物都在不同侧面折射着他自己的影子,共同阐释着他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不仅仅是亨利那蛊惑力十足却也虚妄浮华的及时行乐,也不仅仅是贝泽尔对于美的外在形式的执著追求,它也包括了对美的实质的反思,对唯美与道德之间冲突的自省,对美的终极毁灭的叹惋。我们无须追问究竟哪个人物才代表了作者的立场,我们需要感受的,是王尔德如何用故事的形式展示这些唯美主义流派最为关注的命题。一旦超越道德标准,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我们看到的就不仅是一部维多利亚时代里带有同性恋色彩的猎奇小说,更是一部具有鲜明王尔德风格、体现其艺术审美和道德追求的杰作。
在小说的叙事形式上,《道连·葛雷的画像》中采用了民间故事、浪漫传奇、哥特式小说以及悬念惊悚小说等多种形式,搭建起王尔德特有的艺术风格。小说的语言华丽,用词考究,大段对环境、建筑、音乐以及意象的刻画和描绘,不仅显露了王尔德个人对古希腊文化的崇拜与迷恋,更宣扬了其“生活模仿艺术”的艺术观。甚至在小说的第十一章中,王尔德对珠宝、绣品、挂毯、香料等诸多奢侈品进行了掉书袋式的旁征博引,还有道连那天马行空的文学幻想——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各种感觉愉悦在这里汇成了一条河流,折射出王尔德式恣意张扬的唯美主义艺术特色。
戏剧性叙述也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这一点与王尔德“天生的戏剧家”身份密不可分。我们前面提到过王尔德那几部著名的社会讽刺喜剧,至今还拥有强劲的生命力,为世人追捧。这不仅仅是因为王尔德毒辣地讽刺、鞭笞了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虚伪道德和荒唐习气,更是因为这些喜剧中充满了巧合、误会和骤变这些能够吸引观众的戏剧性元素。在《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王尔德也没有错过使用这种手法来达到夸张的戏剧性效果。比如,在道连抛弃了西碧尔的第二天,正当道连经过彻夜悔悟想要去找西碧尔弥补错误时,亨利勋爵却带来了女孩的死讯,道连瞬间就有了卸下道德包袱的有利条件;至于西碧尔弟弟的意外死亡也是如出一辙,正当道连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整日担心詹姆士来报仇时,却看到了对方的尸体。
王尔德一向才思敏捷,擅长讲俏皮话。他笔下的人物道连·葛雷和亨利勋爵自然也是此中高手,比如“摆脱诱惑的唯一办法是向它屈服”“只有肤浅的人才不会以貌取人”“男人结婚是因为疲惫,女人结婚是因为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了,那就是没有人议论你”……这些诙谐幽默的惊人之语,也间接反映了人物的愤世嫉俗和华丽颓废的享乐心理。因此,王尔德的风格和他采用的形式,既体现了其创作特点,又服务于小说的内容,使得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1900年,王尔德于巴黎贫病交加中惨淡离世,他在世时没有看到评论界对他的小说翻案。在社会道德环境日益宽松、甚至连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也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的今天,当我们重拾这本《道连·葛雷的画像》细细品味时,早年那些虚伪的道德攻击早已烟消云散,今天的王尔德也已经成为继莎士比亚之后,在欧洲被阅读最多、被翻译成最多国语言的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理想是以美的艺术来荡涤现实的污浊,对现实丑恶和黑暗的正视是为了解释他“艺术至上”的理念,唯美主义则成了他在精神上反叛的形式,《道连·葛雷的画像》正是王尔德将自己灵魂深处的奥秘大胆而直率地向公众展示的一个窗口。
总结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期内容里的知识要点。
一、王尔德是19世纪末英国文坛的怪才,其标新立异的穿着打扮和诙谐犀利的口才,还有那场导致他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同性恋官司,至今仍为大众津津乐道。
二、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王尔德的创作领域涉及小说、戏剧、诗歌和童话等多种体裁,而《道连·葛雷的画像》是王尔德文学生涯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三、《道连·葛雷的画像》诞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小说中离经叛道的言论、隐约流露的同性恋意味,一出版立即在当时风气保守的英国文坛和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为作者招来诸多责难和攻击。小说的三位人物道连、亨利勋爵和贝泽尔都在不同侧面折射着王尔德自己的影子,共同阐释着他的美学观念。一旦超越道德标准,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我们看到的就不仅是一部维多利亚时代里带有同性恋色彩的猎奇小说,更是一部具有鲜明王尔德风格、体现其艺术审美和道德追求的杰作。
四、在叙述形式上,《道连·葛雷的画像》采用了民间故事、浪漫传奇、哥特式小说以及悬念惊悚小说等多种形式,搭建起王尔德特有的艺术风格。小说语言华丽,用词考究,大段对环境、建筑、音乐以及意象等形形色色的刻画和描绘,不仅显露了王尔德个人对古希腊文化的崇拜与迷恋,更宣扬了其“生活模仿艺术”的艺术观。
五、王尔德本人妙语连珠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小说人物中,通篇的妙语警句和机智对话俯拾皆是,通过这些诙谐幽默的惊人之语,也间接反映了人物愤世嫉俗和华丽颓废的享乐心理。
撰稿:黄昱宁工作室
脑图:摩西
转述:杰克糖
打开得到App听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