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来源于我们的内心

艺术家,源于自然、发于心灵的艺术作品创作者。这类人群在普通人的眼中,还是挺神秘的。

在中国,一般我们提起艺术家,都会想起帝都。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聚集了一大批的艺术家。特别是798艺术区,去帝都玩耍的文艺青年,很多都会选择去那里溜达,感受下浓厚的文化气息。

那么艺术家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普通人对此了解很少,毕竟搞艺术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小圈子。即使我们有所了解,大多也只是来自零星的报道和道听途说。

今天我们来推荐一本书--《生活艺术家的手作私宅》。这本书主要讲述东洋著名建筑师中村好文,拜访艺术创作者宅邸的文集。

s33966936.jpg

中村好文在书中走访了14位艺术家的住宅,以建筑师的眼光,发掘潜藏在建筑中的人性温度和独特灵感。

作者中村好文,东洋建筑设计师,作家。建筑设计代表作品,有村上春树的家、木艺家三谷龙二的家(获第一届吉冈奖)、伊丹十三纪念馆等。

他的主要随笔著作有《走进建筑师的家》《走进世界最美的家》《去山里盖座小屋吧》《住宅读本》等。

在这本书中,中村好文拜访的艺术家,都是一些有自己独特优点的自由人。这些人有自己擅长的手艺和匠心,在小众圈子里很受欢迎。他们热爱艺术也热爱生活,打造出有自身特色的“手作私宅”。

作者中村好文的这些文章,之前是发表在杂志专栏里,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现在将这些文章,收录成册。

中村好文写文章的逻辑,也很有意思。大致方向是,在某某地方,住着某艺术家,做着某类作品,他的生活情形如何。

这样的写作顺序,就要比那些上来就要赞美这个艺术家有多大成就,显得更加平易近人。不仅如此,还会让读者对艺术家的私宅,产生浓厚的兴趣。

IMG_20210830_114112.jpg

这种写作方式,更像是我们去好友那里闲聊一样。因为作者中村好文,本身就是建筑师,所以他认识这些艺术家朋友,也不感到奇怪。他们之间,会有很多共同语言。

那么我们也可以试着学习作者的写法,简单介绍下这本书的内容。

全文总共写了12位艺术家,目录上用不同的插画来代表他们。整体来看,艺术家都非常有特点。这样的标记方式,可以让我们很快地记住这个艺术家,主要是做什么工作。

每个艺术家的章节处,都画着房子的外观图和平面图。在介绍私宅的文章中,除了娓娓道来的文字,作者也采用了大量的照片,来对艺术家的私宅进行描述。

我想,作者喜欢跟这些人聊天。因为我们能够看出来,作者对于这些艺术家的生活场所和工作室,都非常感兴趣。甚至于很多时候,作者都会要求艺术家们,现场进行手工作业。

这种场景,用文字表达出来,也是让人感到欣慰。我们能够感受到,几个好友,围坐在一起,聊天聊地,聊聊生活聊聊自己。这日子,岂不快哉?

每一个艺术家章节后面,都附有后记。因为当时在杂志发表的时间比较久,所以作者后续跟这些艺术家们的联系,都写在了后记中。

人是个感性的动物,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朋友记挂着你,给你写信,给你寄礼物,那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看到这些艺术家的私宅,我就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向往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朋友们的意见也是不同,有人说只存在理想之中,有人说有阳光有书有悠闲时光。

你看,大家对于生活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栖身之所是“房子”,容纳起生活才成为“家”。在当下,我们总是希望跑得更快一些。每个人压力都特别大,天天都在焦虑,总担心自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美好事物,还是非常向往的。这些艺术家们,他们就过着我们想要的那种生活。

他们更像是一个手艺人,把家和工作室合在一起。他们的生活,也和工作混在一起。或许,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更加热爱他的艺术。

看着照片中,生活艺术家的私宅,远离喧嚣,回归自然。我们会感叹,好喜欢这种风格。其实,向往的生活,只需要一个理想的家。

你想成为什么样,你的家就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内心。

现在,你要不要问问自己的心呢?

我是杰克小镇,有两个娃的超级奶爸。总结分享育儿感悟,当个有趣的阅读推广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的艺术,来源于我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