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本名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长女索非亚(蔡思慧),获哈佛和耶鲁录取通知,已决定上哈佛大学。育儿经《虎妈战歌》出版,引爆了全世界对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讨论。
为了比较好的分析这一教育现象,可以引进弗洛姆的观念。弗洛姆认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给孩子以无限的赏识、喜爱、温暖和关怀。父亲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即达到要求才能赢得父亲的爱,这些要求一般象征着社会规则和法律等。这所说的母亲和父亲是抽象化的,可以用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来代替,即母性之爱不一定是母亲给予的,父性之爱不一定是父亲施予的。父母的这两种爱让孩子获得安全,也获得能力,为将来的生存打下基础。
虎妈肯定是倾向于表现父性之爱,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女儿索菲娅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后来考进哈佛,二女儿露露12岁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面对这样的成就,一般的妈妈都可以很满足了。
我要说的却是另一个视角下的感受:
首先,不要忽略孩子自身天赋的优秀。这种优秀可能来自遗传,蔡美儿的父亲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自己是哈佛的博士,终身教授。孩子的父亲没有多说,但据说也是成功人士。正是这样的优良基因,大女儿18个月就认字母表,3岁阅读《小妇人》,稍一努力就稳获班级第一。二女儿12岁就能获得乐团首席。付出同样或者更多的努力的人不是没有,但不一定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
其次,要看到成功背后的危机。突出的表现在二女儿露露身上,“有一次我们到俄罗斯旅行。我让露露尝一粒鱼子酱,她不同意。面对我的坚持,她发疯似地说我令人恐怖。她抓起玻璃杯砸碎在地上,发誓称如果我不放过她,她就要砸掉所有的杯子。”这是直接的反叛,露露不是资质不如姐姐,但绝对更有个性,小提琴拉得那么好,但还是坚决的改打网球,从小提琴到网球,差距很大,这难道不是对母亲教育的对抗?看来,虎妈的教育,在自己的家里都没能完整的复制,更不要说推而广之。也就是说,严苛的“父性之爱”很可能出问题。
蔡美儿说:“我是移民二代,我想打破亚裔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这种说法肯定包含让孩子更好发展的意思,但同时也揉进了自己的思想,这之于教育,容易出问题。
说完虎妈,接着说说猫爸。
常智韬,资深媒体人士,现任沪江网副总裁一职。他用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哈佛女儿,被媒体称为猫爸。倡导“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教育理念。
猫爸的出现,一下子与虎妈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劲的“虎妈热”开始有所降温。猫爸的孩子常帅在上海读书,也有自己的艺术特长,跳着舞跳进哈佛。舆论开始倾斜,认为猫爸的教育是完美的教育。按照弗洛姆的理论,猫爸采取的主要是母性之爱。
为了深入理解这一原理,还要就其中的细节进行剖析:
1、猫爸的教育真的是母性之爱吗?
猫爸的教育中,肯定有充足的母性之爱,但细究其内容,比如让孩子自主安排自己的事务,但前提是必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也就是说自主是建立在必要的“游戏规则”之上的,这难道不是有条件的爱吗?这难道不是“父性之爱”的内容?
2、猫爸对女儿十岁前的教育据说跟虎妈一样严格,这真的对吗?
媒体没有披露太多猫爸对十岁之前女儿教育的具体措施,但其明确表示以严格要求为主。问题是,孩子越小不是越应该有更充足的“母性之爱”吗?很小的孩子不是更需要安全感吗?难道非得等到十岁,也就是自主意识开始萌发时,才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吗?不晚吗?很多孩子青春期的反叛难道不就是小时候给予的严格管理太多了吗?猫爸的女儿没有出现问题,谁有能保证这种教育模式不出问题呢?
这样的思考似乎是“鸡蛋里挑骨头”,难道是嫉妒人家的成功吗?
当然不是,谁成功我们都要祝贺,毕竟那是美好事物的绽放。但如是思考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绽放,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想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弗洛姆虽然谈了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各自的价值,但同时也提出二者的趋同性,也就是父性之爱不能一味的严苛,母性之爱不能只是溺爱。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那就是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必须在父亲和母亲身上合二为一,即进行完美的整合,任何一方,不能以行使单方面的爱,这样的爱,一爱就错。换个角度说,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必须是爱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特点,必须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分开即错。这才是理性的爱,这才是真正的爱。
那毫无批评引导,一味夸奖的爱,难道不是父母自己情感的宣泄,真的对孩子好吗?很多的“巨婴”难道不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吗?
那一脸严肃,只知道鞭策与批评,只许优秀不能平凡的父母真的是为孩子好吗?难道不是在转嫁自己未了的心愿吗?很多不爱学习或者考上大学就放弃学习的孩子难道不就是这么造成的吗?
再回视虎妈,她严厉的背后也有与孩子的野炊和快乐的旅行,母女间的关系并不糟糕;再看猫爸,宽容信任的背后是扎实的基础任务,亲密的关系另一面还有必要的训练。
爱需要智慧,要求中有蜜糖,蜜糖中有营养。
亲子关系如此,长辈晚辈关系如此,师生关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