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阅读的整个过程像是对自我的一次探索与剖析,逐渐比对着找出自己的症结所在,情绪消沉时阅读更是能让人感受到某种正向的力量感,所以它确实可能有惊人的影响力。而书中大多数观点都能在我们的儒家经学中找到映射,最昭显的莫过于“致良知”,“致良知”正是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的主旨,我于是不由得对这本书以及作者肃然起了敬。

拥有强迫症状的人,大约都有些完美主义倾向,以及每天在内心里过度的与细枝末节纠结和较劲,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个人领域的三个习惯,似乎就能很好的对抗这种心理病态。

公共领域的三个习惯,更多的是培养一种全局观,将自己置身于周遭环境的全局视角下,去寻找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益的最优解,最优解是双赢,而不是赢/输,更不是输/赢,这种思维方式对讨好型病态人格显然是一种有效的矫正。

第七个习惯实际上是一种戴明环式的、持续改进的思路。所以这七个习惯的逻辑像极了我所从业的领域的某个能力模型的概念。

精选书摘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领导力就是清晰地指出别人的价值和潜力,使对方受到鼓舞从而有所意识。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梭罗曾说:“如果我们时时忙着展现自己的知识,将何从忆起成长所需的无知?”

我们每个人脑中都有很多地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依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的地图,反映现实情况;另一类是依据思维方式绘制的地图,反映个人价值观。我们用这些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从来都不怀疑地图的正确性,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只学不做等于没学,只知不做也等于未知。

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做好准备:在48小时之内与别人分享或讨论阅读心得。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则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有效地顺着成功的梯子往上爬,领导则判断这个梯子是否搭在了正确的墙上。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倘若没有根深蒂固的诚信和基本的品德力量,那么生活的挑战迟早会让你真正的动机暴露无遗,一时的成功就会被人际关系的破裂所替代。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