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中)后感(一)

  最近在读一本书,柴静写的《看见》。在她平淡质朴的文笔下,我分明感到了一种在心底汩汩涌来的温暖,这种温暖起初是一点一点的,后来却是如波涛汹涌那般。有人读到一半读不下去,觉得柴静写的无聊乏味,死气沉沉——那是他们没读懂罢。书里写的明明都是在生活本来面目之下的情,明明暗含如火的热情,怎么会无聊呢?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一)退后的勇气与他人的安危

  2003年的北京城,从以上的截屏就可以看出来,荒凉,静寂,已经是一座将死之城,它弥留之际唯有的情绪大抵就是恐惧了。这种恐惧从地表开始向上蔓延,直到大气深处,人们的白口罩遮了大半张脸,它就用力按住人们的舌头,让人连话都讲不出。

  这样的非典艰难时期,这样的疏离冷漠的人际关系,在这样死气沉沉的北京城里,却反倒更容易让人看到温情,受到触动了。

  柴静等六位工作同伴在此时获得了五个免疫球蛋白针的指标,这蛋白针可用来保命,其珍贵无需多言,可这指标数却与人数恰恰相差“1”。(这难道是在灾难中老天试探人类的所谓巧合?)

  于是刘昶“退后”了,他不想要打针?想。他不想要活命?想。那为什么呢?此时的北京城不应该人人为己,冷漠至极吗?

  这大抵就是灾难面前恰是人性,在人类的灾难面前,所有人都是相容的,所有人都是勇敢而无畏的,所有人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刘昶就是在这场浩劫中挣扎着自觉站起来的普普通通的人,他的存在,让我真真切切看到了人性之光,在平平凡凡的皮骨下,很深很深的地方,平静地汩汩流淌着。这更说明了柴静并非是文调乏味,冷淡寡情,只是她太有情了。在那样的灰白色危机里,她尽力地做好工作,抚慰公众的慌乱情绪,做好自己,即使人之为人,害怕与畏惧从未真正远离。况且在非典过去的几年之后,她也愿意扛负着内心对回忆的抵触和畏怕,撕开伤痕,还原她真实所见,并将其写入书中呈现在大众面前,让人性自然地“跑”出来传达给大家,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很可贵的。

  最后,张翎说:“天灾来临的时候,人是彼此相容的,因为天灾平等地击败了每一个人。人们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可是天灾过去之后,每一个人站起来的方式,却是千姿百态的。”希望所有遭受过灾难的灵魂都愈加轻盈,抛却痛苦,重新与人生相遇。



文/Clara

欢迎指正。这篇文拖拖拉拉写了好久,终于结束了。推荐《看见》,我一直用零散时间读,但还没读完。后期还会写下去,先立个flag作激励。

19.6.7晚20:40

谨祝,高考顺遂,端午安康。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见》读(中)后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