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大学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每次回家,我妈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咋又瘦了”,说完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来,在家的日子里,母亲每天都会变着花样给我做各种美食。
奈何自己实在不争气,好几次临走时称体重竟然还瘦了,“气”的我妈直跺脚。
不知不觉,自己写文两年了,可翻看往期文章才猛然发现,这两年里,竟没有一篇是真正写给母亲的。
今天母亲节,不如就趁此机会,唠点家常,送给我的榜样,我最爱的老妈。
-1-
既然说到和母亲之间的故事,就不得不提休学的那段日子。
那算是我人生中比较灰暗的一段时光,生活就是扩大版的两点一线,家里和医院,两地相差300多公里,几乎每月都要往返一次。
为了看病,家里人省吃俭用,有段日子真的是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凑够了钱就启程去看病,钱花完了就回来,周而复始,前前后后折腾了半年。
不想,也没必要再过多描述当时的经历,生而为人,谁还没有个不容易的时候。
2年的写作经验,自己成长不少,以前生活中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感觉天要塌下来,习惯性地放大痛苦,任由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氛围里不可自拔。
但现在,即便是遇到再糟糕的事情,自己也觉得不过是多了一个写作素材而已,倒不是看淡了一切,只是学会了坦然面对。
休学结束后,担心学校饭菜太硬,胃不好消化。于是母亲便天天给我送饭,当时家里还开着一家小超市,父亲出去打工,店里就母亲一人。
到了饭点,老妈只能关门。有一次,看到我妈又关门去学校给我送饭,有个碎嘴的邻居便冷嘲热讽道:“就你家孩子是个宝,整天都送饭。”
老妈跟我说,她当时努力地笑了笑,扭头就哭了。
带着我每月奔波几百公里求医,她没哭;没钱看病,怕耽误我治疗,四处借钱时,她没哭;为了省钱,一起住在医院走廊时,她也没哭;
但就是那句话,老妈再也没忍住,见到母亲时,她的眼圈还在泛红,了解事情原委后替她打抱不平,想要当面质问那些碎嘴的家伙。
但母亲当时说的一段话,到现在我还记得:
“你是活给自己看的,不要活在别人眼光里,没有谁能真的体谅谁,不要指望别人真正理解你,生气、抱怨最不值钱。”
那场哭泣,或许只是母亲压抑多年的委屈,找到的一个宣泄口罢了。
-2-
小时候,母亲总喜欢给我写信,其中一封信里这样写道:爸妈希望你是一个上进心特强的人。
我问老妈:“怎样才算上进心特强?”
老妈笑了笑,说自己也不知道,其实她想表达的就是不甘平庸,敢于挑战。
虽然母亲的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懂什么亲子教育,但她知道,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把我送上大学后,40多岁,没有任何职场经验的母亲准备换个工作,当时有2个选择,一个是超市的导购员,另一个是房地产的销售。
家里人都劝老妈去超市做导购员,虽然收入低但相对稳定,竞争压力也不大,但是老妈自己选择去做了销售。
一开始也是各种不适应,但现在也算站稳了脚跟,自己每次迷茫、懈怠时都会想到那个敢于挑战,勇于拼搏的母亲。
马上毕业,我决定去北上广看看,跟家里人说后都很支持,但不放心的老妈还是偷偷给我打来电话:
“娃儿,去北京了不适应可不能硬挺着,有啥事就跟妈说,不许瞒着妈妈!咱能在大城市找到好的工作就好好干,找不到的话咱就回来,小城市一样可以活得滋润,只要勤劳、努力,在哪儿都会过得精彩。”
-3-
今天的话题,让我想起前些日子读的一篇文章,郝景芳所写的《永生医院》。
小说讲述的是一家可以让人“起死回生”的医院,再严重的病人送到这里,都能够恢复元气,重新“活”过来。
整篇故事构思巧妙,高潮迭起,最后的转折更是让人始料未及,但最精彩的部分要数文章开篇的一段话:
“钱睿(主人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如此后悔,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些年对母亲的态度有理有据,完全是深思熟虑而问心无愧的。
然而,直到在病床上亲眼见到脸色蜡黄、一动不动的母亲,他才觉得那些理直气壮都太过于浅薄了,接近于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
他经常把自己的忙碌叫作“心系天下”,但直到见到生命垂危的母亲,他才意识到他所谓的“天下”在母亲无助的躯体面前是多么虚无缥缈。”
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却又是血淋淋的现实。
-4-
都说生活压力大,所以为了KPI拼了命地熬夜,熬着熬着进了医院;
都说工作日程忙,所以没时间回家看看;
我们总说成长的速度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这话初听很是热血,但它最误人的地方就在于过度强调未来,忽视了当下。
自从写文后,我妈每次给我打电话都会小心翼翼地问一句:“娃儿,在忙吗?没打扰到你吧。”尽管每次都说不打扰,可她打来时还是会问。
其实,你不需要功成名就才拥有孝顺的资本,你只需要下班后跟父母视频聊聊天;
你不需要腰缠万贯才拥有回家的底气,你只需要趁年假,常回家看看。
不要让我们的爱仅仅停留在朋友圈!趁母亲节,给她打个电话吧。
祝天下的母亲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我是用时间酿酒
专注个人成长、时间管理类文章分享。新书《丢掉玻璃心:别让坏情绪控制了你》已上市,转载请私信。
如果喜欢本文,别忘了点个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