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建构师,这个名字是不是挺高大上的?
建构这个词,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建构是一个借用自建筑学的词语,原指建筑起一种构造。看了这个解释,仿佛脑海中对个人成长建构,有了一点模糊的想法,大概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搭建一个框架,再朝着这个框架去填充你想要的东西。
带着对课程的期待,我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
第一周,由于在广东探亲,遭遇台风,火车停运,造成学习节奏没跟上,有点晕乎乎。也没有得到优卡。
第二周很幸运被翻牌做丢丢故事营的护航员。
第四周做家长营的护航员。
最后两周又开始了淮海战役。
整个个建,真是过的特别充实,收获也是特别大。在其他学习平台,你可能就是交了钱,然后自己爱听听,不爱听,估计课就搁那浪费了,但是在船长系平台不一样,会有人天天关心你学习了没有,小班会想各种办法来激发你学习的动力,最后你都不好意思不学习,最关键的是,不会让你学了就学了,船长系的平台特点是,会给你提供机会,让你去把所学运用起来,用实践检验你的能力,会给你很多试错机会,激发你很多内在的主动性。
这两个多月的个建航线,我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实践中,解锁各种小技能
在丢丢故事营,我学会了做奖状、编辑视频,即兴主持的技能也得到了多次锻炼。因为这些小技能的解锁,在后期做微营主班时,多了很多底气。即使护航员有事不出现,我一个人也能把一场活动从头做到尾。而在以前,我肯定会慌乱,会怪别人不配合,会担心自己做不好。现在自己会比较淡定。越来越能够拥抱不确定性。
二、在实践中,对目标导向的感受越来越深刻。
今天听源满老师的导读,说我们的学习就像是在大海上航行,有没有前进,完全没有感觉,如果出现了小岛,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个的目标(大概意思吧),之前我一直学习,都没有目标,真的就像在漫无目的的大海上漂流,所以,当没有见到小岛的时候,总以为自己没有进步。
前两天听超强主班晓娟的分享,发现她的目标感特别强,一开始她的目标是进入船长的公司,经过一波三折,终于进了,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她提出不要工资。这又让我想到船长在先锋队开小灶提到的,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为了这个目标该如何布局?时间节点是多久?对于做事从来没有具体目标和规划的我来说,这些都给我很大触动。船长为了在喜马拉雅占据心理学训练营的头部位置,提前一个月布局拉流量,然后不在乎直接收益,反而提供很多资源投入进来。这种格局,真的是需要我好好消化学习的。当我们总是计较眼前的得失,看不到远方的未来,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在遇到挫折或者短时看不到收益时还能坚定的走向未来呢?
个人成长的构建,一定要先构建自己的大格局、大尺度,看到自己做的事情的意义。在推喜马拉雅课程的时候,我说我想试试去幼儿园和院长谈谈,但是担心自己谈不下来。五菱姐说,不要想这个事成不成,而是先去播种,总有一天它会发芽开花。
当我们总是在纠结结果能不能达到而不去行动的时候,什么结果都不会有。行动是对抗焦虑的唯一方法。
三、认识了一批优秀同频的小伙伴,越来越开放,慢慢学会打开自己。
经过个建的航行,小伙伴们在小班秋萍的带领下,慢慢打开自己,把星光闪耀爱出爱返舱当成了娘家,在里面真诚透明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论是高能的,还是低能的,都不担心别人的评判,反而会收到很多热气腾腾的赋能。我们的星光闪耀爱出爱返舱内完全形成了一种助益性的关系。
在打卡赋能和舱内互动中,我们为了共同的成长目标而努力,进而产生了深度的链接,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比如经常给我赋能的积极乐观可爱的番茄、比如优秀学霸善于总结的王馨、比如不打不相识的小敏、可爱的彩艳,还有技术咖艳楠、人比照片漂亮几百倍的向容,还有经常给我打光赋能又努力的重梅、赵阳、魏琳、最有勇气的唐玮、勇敢变换跑道的肖萧,还有彩虹姐姐曹虹、写作高手张秦,每周都帮我们统计学分的骞钰,还有很多人,不一一列举,当然还有我们的班班秋萍啦!一开始我觉得她比较高冷,每天群发一段文字,打卡区又不赋能,后来慢慢的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带班方式,然后也慢慢喜欢上了讲话不急不慢的秋萍班班。一开始听她讲话不急不慢还有点不耐烦,后来发现这种语速听着让人特别安心。同样的一件事,为啥感受不一样?这其实也是关系大于技术的一种体现吧!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觉得她哪都好了。
在微营实践和淮海战役中,和很多别的航线上的小伙伴也产生了深度的链接,比如温暖热心而又认真负责的宇婷,还有嘉美、还有漂亮温柔的变霞、特别高能的雪晶、玉超,特别淡定的桂青、李艳等等,组长爱翎姐和五菱姐、27度更是不用说了,都是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帮助。
当我们身边这种优秀的小伙伴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被裹挟着前进,即使进步缓慢,也不会退后。
以前我可能都是悄悄的自己学自己的,来船长系平台后,越来越喜欢和大家一起交流的感觉。以前我会把自己伪装成很爱学习的高能的人,其实我也有低落也有低能的时候,学着慢慢接纳自己的感觉,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四、淮海战役的实践让我明白了,所有能力的提升,最终的指向都是营销能力,不论是营销自己还是营销产品。
6月份我换了工作岗位,算是被动加主动的结果吧!也就是到了销售一线,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专卖制度,这块的销售有很多被动性,我一直不能说服自己,所以工作起来,不是那么积极。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学习,可能是对现状的一种逃避。当淮海战役最后争夺主班名额由营销数据来决定时,我终于明白,有些卡点,你不突破,再怎么变换赛道,你都会受阻。
虽然这次淮海战役,我的营销框没有破,但是也明白了这是后期要突破的拐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