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谁手?婚姻关系的负性循环

咨询师成长记录

2020年4月22日   19:00-20:50

咨询师:张老师      王老师      唐老师

来访者:小鹿

观摩者:卿SY

咨询问题:该如何跟老公有效沟通(来访者默认)

问题类型:婚姻家庭

       来访者情况:小鹿,四十多岁年纪,戴长方形眼镜,长发,四六分,情绪低落,状态不好,心情极差,不太想说话,但还是坚持做咨询,这是第N次咨询。

        咨询过程:一棒张老师慈善温和,一直保持跟来访者的频率一致。见来访者情绪低落,状态不佳,询问来访是否继续咨询过程,得到来访者确认后,主动了解来访者的情况,以作业-主题-咨询目标为主,轻柔地询问来访者的近况,关注来访者的情绪变化,尊重、包容和抱持来访者的伤心失落等情绪,不时对来访者的回答作出总结,澄清问题,并对以往的咨询做出总结,也收集到咨询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咨询结束。

       二棒王老师,年轻,干净利索,节奏感很好,总结张老师梳理的问题,此时来访者情绪有些激动,王老师关注着来访者的情绪变化,尊重、共情,很诚恳地与来访者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给予来访者一些希望,并使用苏格拉底提问,让来访者一步一步走向积极的方向;也梳理了来访者要善用社会支持系统(孩子),来找到自己的突破口,用“底线”去赋能来访者的边界感,用代偿的方式梳理来访者做积极正向的沟通,看到来访者目前的心境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来访者有所感触,默认咨询目标。咨询结束。(认知行为疗法)

       三棒唐老师,沉着冷静富有亲近感,对来访者做过几次咨询,先是总结出王老师梳理的问题,又对来访者往期的咨询做了回顾和评估,特意梳理了来访者老公的一些具体情况,婚前婚后的变化,在这个问题也使用了代偿这个方式引导来访者向更好一点的方向去前进,进而对来访者的家庭关系进行了梳理,给予了来访者一个小小的建议和处理方式,给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种下了一个小小的希望的种子,希望来访者去做更多的觉察,将种子生根发芽,慢慢长大。并回顾了往期的家庭作业情况,在和来访者相互的交流中,布置了新的作业:表达不同的情绪,并认真地觉察情绪。来访者情绪已经相对稳定,似乎收获很大,咨询结束。(认知行为疗法)

        来访者自述:跟老公吵架,沟通不畅,自己也很激动,情绪特别不好,一直压着,讲了当天刚刚发生的新的事件,把人得罪了,又想之前的老公闯出的重大祸事,非常的难受伤心,旧伤未愈,新伤又来,不停地循环……对婚姻绝望了,说出“散了”两个字,很是无奈,也很无力,情绪崩溃到极点,终于哭出来了。围绕丈夫喝酒-戒酒这个问题,双方的观点不一致,为此争吵不休,妻子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很怕啥时候丈夫喝多了又出一些的事情,而丈夫却不以为然,而且觉得很委屈……让来访者无奈、无助又无力,认为丈夫酗酒的事是不可改变的,有当地风俗习惯的原因,也有工作的原因,或许也有他自己的性格的原因;丈夫经常喝多了惹事,来访者都会去想各种方式方法去给丈夫解决问题,做善后工作,也得不到体谅,丈夫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用“内疚”两个字来打发来访者。来访者曾和丈夫商量做家庭治疗,或者把丈夫的“丑态”拍下来让他看,得到的结果是否定和删除,甚至摔手机。来访者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去阻止和改变这种现象,导致自己乏力,颓废,也影响自己上班(差点晕倒),影响到了工作,所以目前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想结束这段婚姻关系,对丈夫是“眼不见为净”。

我的观察:1、来访者在其老公喝酒惹事之后,总是第一时间去“帮助”老公解决问题,缺乏边界意识,也让老公觉得自己无能,连自己的事情都处理不了;

2、从整个自述中(之前没观摩过),来访者和其老公的沟通都在“自说自话”,都不明白对方的需求是什么,自以为给对方的都是最好的,却没想过是不是对方想要的;

3、归因:来访者把问题归因是:自己的问题、风俗习惯、面子问题(工作),却没有想过他老公的是什么样的性格,他的认知是什么,思维是什么,最后发生了什么样的行为;

4、夫妻二人的三观,尤其是价值观和生活观,截然不同,一个是积极向上的,一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原地踏步,中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我的感受:通过来访者今天的自述和三位老师的梳理和治疗,小鹿是喝到了一杯解渴的“白开水”,王老师和唐老师成功地种下一颗叫做“希望”的种子,让来访者去反思、去觉察,去感受,去找出差距的根本原因-不合理的认知,进而慢慢地改变以往的认知,建立一个新的认知,新的自动思维,继而改变行为……让小鹿的这段婚姻关系中的负性循环,慢慢地往积极向上的方面靠拢,虽然需要时间,只要迈出第一步,哪怕一小步,都是进步。感谢白老师团队给予的观摩机会,也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彩呈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鹿”‘死“谁手?婚姻关系的负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