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偏见之所以能形成群体效应,往往可能是受制于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礼如此。——《世说新语》
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中,曹操争议虽多,但他的魅力却不可否认,无关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其魅力更多来自于他的真性情、格局、感悟和境界。
说起来,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虽涵盖了曹氏父子及建安七子等,但若论伟业理想之高远,雄浑刚健之气概,复杂强烈之个性,人生苦短之慨叹以及意境格局之宏大,谁人能胜过曹操?
事实上,曹操以一人之力扭转了两汉时代文士华丽空洞的文风。“建安风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曹操一人之风骨也。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作为三国时代最伟大且极具魅力的风云人物,为何却被当时的士林所不齿?其原因有三:
其一,曹操的父亲是专权宦官的养子,在门阀士族勃兴的东汉末年,后台居然是祸国殃民和残害清流的宦官,当时的士林又怎会瞧得起曹操?
其二,曹操身材矮小,长得也不怎么样,东汉后期名士社交网络注重仪容、气质与风神,曹操的外在形象在名士们的眼中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其三,曹操从小就特立独行,有豪侠之气,喜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不喜循规蹈矩过日子,这些都不符合当时清流名士注重修身养德成圣的主流价值观。
因此,曹操无论取得多大成就,当世的清流名士对他都是颇为鄙薄的。
宗世林是河南南阳的名士,曹操年轻的时候,很想与宗世林相交,却屡次被他拒绝。
等到曹操做了丞相以后,又问宗世林:“现在我们可以交朋友了吗?”
宗世林不卑不亢的说:“松柏之志犹存。”也就是说,还是不行。
当然宗世林不为权势名利折腰的操守德行还是很令人敬佩的,但在这里还是更想说说不被当时主流士林所认可的曹操。
前面说了,曹操不被主流认可的原因包括出身、姿容和品行三个方面,前两者是不能选择的,就不多说,主要想说的是品行这一点。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曹操在当时不流于俗的言行并不是道德品质的问题,而是一种天性使然,只因不符合主流价值观,而被当成异类对待。
说到这里,想来聊聊偏见这件事。
某个角度来说,偏见其实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归因。其思维逻辑往往是这样的——
“这样出身的人,怎么会是好人”,“长成这样,看着就不像好人”,“大家都认可的东西,有人不遵从,这么异类,这人能没有问题吗?”
事实上,人生的真相,人的真相,这些东西靠主观臆断,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突然在想,偏见或许是无知的升级版。
无知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容易听风就是雨,人云亦云。而偏见是在无知的基础上,形成思维定式。
关键在于,这个思维定式是由先入为主的主观想法,以及从自我角度做出的片面推测所形成。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求真,纯粹出于臆断。
这就意味着,对于拥有此思维定式的人来说,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并没有那么重要,当一个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就不会再去追根究底了。
如此带来的后果是,这个人对自己、对生活都将缺乏理性客观的认知,及至因看不清生活中各种现象下的本质与真相,而对自己的遭遇充满怨愤。
尽管偏见形成的思维定式对人危害无穷,但它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潜移默化,因而也不易被察觉而受人轻忽,这一点很值得注意。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