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月,帮私募基金客户赚到超过2个亿人民币、投资回报率高达82%,这样的私募基金代理人谁不爱?
这个深受投资者喜欢的商业奇才,叫丁元英。
他是《天道》这部电视剧的男主角,被誉为“现代商业版的诸葛亮”。
除了运作私募基金帮投资人赚到超过2个亿,他在A股市场也通过运作,帮投资人赚了几个亿。
不过,这些都还不足以完全体现丁元英的商业智慧。
他在贫困的王庙村画了一个圆,从此开启了一段扶贫奇迹,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商业智慧。
王庙村,一个鸟不拉屎、村民穷得裤袋叮当响的小地方。
村民看不到出路,村里的很多妇女信耶稣,指望上帝救她们,可惜上帝一直没对她们伸出援助之手。
但是,自从村里来了丁元英,王庙村的命运就改变了。
为什么丁元英就能帮王庙村脱贫呢?
因为作为幕后军师的他,有战略思维。
那他具体是如何运用战略思维,帮助王庙村脱贫的呢?
不得不说,王庙村的村民确实没怎么见识过世面。
这表现在他们不了解市场经济,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以拿到市场上去竞争的核心能力。
幸好丁元英帮他们找到了,那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正如他所说:
“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市场的生存竞争非常残酷,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两败俱伤你比他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
对从小就忍受饿肚子、经常要喝西北风的王庙村村民来说,忍不是难事,但他们要怎么做才能变成能人呢?
丁元英为了挖掘他们的才能而采用的战略,和《好战略,坏战略》这本书里的做法如出一辙:
1、调查分析
首先,丁元英是一个音响发烧友。而拯救王庙村的2个发起人叶晓明、冯世杰,也是音响发烧友。
被邀请出山、致力帮助王庙村脱贫后,丁元英通过和叶晓明、冯世杰聊,确认了他们2个都想在王庙村生产音响的意向。
为了促成这件事,丁元英亲自去王庙村做了实地调查分析。
到了王庙村,他和本村的冯世杰边聊边沿着村子走动。
在走动的过程中,他发现这条村的路面坑洼不平、电线东拉西扯,都是破旧的老房子。
村里大概有100多户人家,有技术专长的是周国正、吴志明、李铁军和村东头的刘大爷。
村里的部分男人娶不起媳妇,孩子上不起学,更令他吃惊的是,有些人居然穷到连1年4块钱水电费都交不起。
对王庙村的地形村貌、人口状况和经济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后,丁元英再通过相关的杂志、广告、网站和冯世杰他们提供的资料等所有可能的渠道,去了解音响行业的状况。
通过分析、研究各种信息,他制定了针对王庙村经济的商业运作计划。
2、扬长避短
丁元英制定的商业运作计划,充分体现了他扬长避短的战略思维。
他深知王庙村有种种局限,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硬碰硬是必死无疑的,唯有错位竞争才有活路。
为此,丁元英总结出王庙村要生产的产品需满足以下4个特点:
(1) 面向高消费阶层的高品质产品,社会总需求有量,不足以承载现代化工业流水线,达不到盈利的最低批量生产基数。
(2) 劳动密集型产品,一般的投资规模无法形成工业流水线生产。
(3) 是比较容易掌握和传授的技术,是人都能干。
不是和人家比技术,是比工夫,比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成本。
(4) 是可以分解加工的产品。每个农户都能利用家里的房屋和院子生产,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
这4点,丁元英运用了经济学原理的“根”:需求定律,从高消费阶层的需求出发,专注只做满足他们需求的高品质产品。这样的数量虽然不会很大,但养活王庙村的村民足矣。
由于数量不大,达不到盈利的最低批量生产基数,现代化工业流水线生产的企业,必然会放弃这块边缘市场。
产品的技术准入门槛还得低,因为王庙村稍微有点技术的,也就四五个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主要就得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做出极致的产品去竞争。
而且受王庙村的条件所限,不可能在这里建工厂,以集中大家在一起干活。
只做可以分解加工的产品,这样每个农户在自家完成就可以了。
不得不说,丁元英的这个商业计划,是为王庙村量身定做的。
这个商业计划的实战性,和村民的能力是匹配的,体现了经济学的“均衡”理论。
3、 连贯行动
经过扬长避短、制定了商业计划后,丁元英设计了以下的连贯行动:
(1) 拉投资人入股
王庙村要走市场化路线,得成立公司。另外,他们生产要买原材料、设备什么的。这些都要花钱,但是村民们没啥钱,所以他们需要引入风投。
丁元英给他们物色的投资人是欧阳雪,而且欧阳雪要占51%的股份,在法定程序上可以管控这家公司。不然万一公司的人管控失灵,投入最多资金成本的欧阳雪,反而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那他为什么会选欧阳雪,而不是好朋友韩楚风呢?
正如丁元英所说,欧阳雪满足人文背景、出资能力和平等身份3个条件。
欧阳雪具备可以出资100万的能力,她曾经也是穷孩子,也没怎么上过学,和王庙村的村民文化差不多,大家都属于平等身份。
但是,韩楚风就不一样了,他对村民而言是高高在上的硕士高材生,是正天集团的董事长。
穷人容易有仇富心理,相对而言,欧阳雪会是更好的选择。
(2) 借助詹妮,为格律诗造势
引入欧阳雪这个投资人后,丁元英给音响公司起了个名字叫“格律诗”。
在我看来,“格律诗”这个名字谐音是“革历史”,体现了他要变革历史的决心。
而他的决心首先是把格律诗的产品推向国际。
借助詹妮(丁元英此前在欧洲做私募基金的投资人之一)的势能,搞一个十大音响测评活动。
这十大音响里,除了格律诗,其它九个都是国际大品牌。把格律诗和它们放在一起参赛,就会使公众产生锚定效应,认为格律诗的产品和这九大国际大品牌差不太多。
果不其然,借助这次活动,本身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格律诗音箱,开始为更多的人所熟知。
(3) 引乐圣、伯爵、斯雷克等国内音响巨头入局
虽然在国外打响了名头,但丁元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真实目的是借助提升格律诗的名声,来促成和国内音响里专做高端生意的乐圣合作。
乐圣创始人林雨峰,号称“乐圣只有茅,没有盾”。表面上听起来很霸气,但这种所谓的霸气背后,体现了创始人的战略短视。
《孙子兵法》里说,防守是最好的进攻。
一家企业,如果不懂得防守,不懂得抵御风险,只顾着一味冒险扩张,最终只会为自己的这种傲气买单。
林雨峰日后正是为自己的这种傲气买的单。
丁元英安排叶晓明,跟乐圣订购了1000台旗舰套件。
林雨峰自作聪明,以为丁元英只会花拳绣腿:
殊不知格律诗的产品体系是“1+2”(每1台音响,用的是2台旗舰套件),和正常的1台音响用1台旗舰套件截然不同。
成本高企,导致他们的音箱卖得特别贵。
在林雨峰看来,格律诗的音箱是有价无市。他们虽然从乐圣订了这1000台旗舰套件,但估计连100台都卖不出去。将来格律诗要找乐圣退货时,自己再低价回收,狠狠赚它一笔。
没想到格律诗后来大降价,用了这1000台乐圣旗舰套件的音箱,才卖3400元,比乐圣自产的音箱几乎便宜了一半。
对消费者来说,格律诗的品质不亚于乐圣,价格却只有乐圣的一半,于是纷纷入手格律诗的音箱。
乐圣这台巨舰,就这样被彻底击溃了。
在这个过程中,还多得伯爵、斯雷克两家巨头的帮忙。
伯爵的创始人苏逸文,是一个懂得居安思危的人。
乐圣认为格律诗采用不正当手法竞争、侵害了自己的利益,于是将格律诗告上法庭、索要600万元赔偿。苏逸文对此很快作出了回应,提出以650万元收购格律诗。
他的这个举动,是考虑到万一将来乐圣被迫和格律诗合作,两家联合起来优势互补,可能市场就没伯爵什么事了。
为此,伯爵要先下手为强。苏逸文提出以650万收购格律诗,就是一个接近了解、甚至讨好格律诗的表态。
这点早在丁元英的意料之中。
他还深知斯雷克肯定也会插上一脚,为此一早安排叶晓明从斯雷克那里买入功放和电源。
后来格律诗借助展会大降价,价格比乐圣便宜一半,订单数量自然大增。
斯雷克迅速跟进,在展会上也对自家的功放和电源进行了3%的降价。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格律诗音箱现在用的的功放和电源,都是斯雷克的。单是这500对音箱,就可以给斯雷克带来几百万的收入。
他们选择适度降价,就是为了向格律诗示好,表示自己和对方是利益共同体,共同进退。与此同时,他们这样做,也是对乐圣落井下石,赶尽杀绝。
丁元英基于对这三家巨头创始人的了解,精心设计了这个局:
借助“大智若愚”,把耍小聪明的乐圣引上钩,利用伯爵的居安思危和斯雷克的利益结盟思想,以达到逼乐圣和自己合作的目的。
(4) 和乐圣打官司,不中用的人不留,把肖亚文推向前台
当然,乐圣肯定不会轻易和格律诗合作,林雨峰咽不下这口气。
为此,乐圣向格律诗发起了诉讼。
格律诗的总经理叶晓明和主任刘冰,一收到法院的传文,立刻就怂了。
他们连夜赶回王庙村会合冯世杰,商量后决定瞒着丁元英去找欧阳雪。
找到欧阳雪后,他们提出欧阳雪要和叶晓明一起,第二天飞去乐圣那里道歉,希望乐圣能撤销诉讼。
虽然在乐圣那里,叶晓明道了歉,但林雨峰并不接受,更没撤销诉讼。
叶晓明他们3个想着自己作为格律诗的股东,马上就要背负上百万的债了,便急于脱身。
刚回到古城,他们就马上向欧阳雪要求退股撤出格律诗。
欧阳雪同意了。
这一切早在丁元英的计算之内,这3个不中用的家伙,不留也罢。
他们仨走了之后,鉴于欧阳雪不了解也无意参加法务这一块,丁元英提出让他以前的助理、法务能力很强的肖亚文应讼。
就这样肖亚文走向了前台。她在应讼前基于对这件事的调研和判断,认为格律诗能赢,于是“趁火打劫”要求加入格律诗成为股东。
欧阳雪对此当然是求之不得。
最终,出于控股的需要,肖亚文占股51%。
后来在法庭上,肖亚文很好地解释了格律诗没采用不正当手法竞争的原因。
从格律诗提供的证据来看,他们的价格虽然低到3400元一台,但还是有3.2%的利润。
乐圣以现代化工业流水线生产的标准来计算成本,认为格律诗生产的音箱成本肯定超过3400元。
事实上,格律诗用的不是这种生产方式。
他们没有工厂的成本,依靠的是农民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而且对成本的控制近乎严苛。
这表现在肖亚文提交的视频里,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帮助妈妈打磨音箱时,觉得有一张砂纸用得差不多,便扔掉了。
她妈妈看到后,立马捡回来继续用,为了这件事还打了小孩一下,骂她浪费。
由此可见,格律诗的音箱只卖3400,还有3.2%的利润是做得到的,因为他们的生产成本控制得好。
这样一来,乐圣控诉格律诗以低于成本价倾销、意在打压自己一事便不成立。
乐圣败诉后,被迫和格律诗合作。
依靠“现代诸葛亮”丁元英用战略思维,巧妙布局和执行,格律诗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王庙村的村民由此脱贫,翻身农奴把歌唱。
他的战略思维其实很简单,就3步:
1、调查分析
2、扬长避短
3、连贯行动
多么朴素而好用的方法论,谁用谁得益。
你在公司带团队时,可以用这3步来制定团队战略;
你创业时,可以用这3步来制定创业的战略;
你在设计自己的人生时,可以用这3步来制定个人战略。
强烈建议你多看看《天道》这部电视剧,或看它的原著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学习丁元英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学习他基于人性制定的战略。
你若洞悉人性,赚钱便任性。
你若有战略思维,人生便大有可为。
从丁元英身上,你学到什么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