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时代,年金和终身寿到底怎么选?

备战开门红阶段,有一个话题需要我们关注,就是在跟客户沟通养老观念时,很多客户是有实际感受的,客户的养老需求也是非常明确的。客户都认同需要一笔确定的钱来进行未来的养老支出,通过提前准备,来实现收入的平滑,最终也能接受使用保险产品用于养老规划。但是到具体选择什么样的保险产品时,很多客户因为过往可能买过年金,于是就会提起“我已经买过年金了,就不需要增额终身寿了吧?”这样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底层逻辑去看一看。从产品的本质来看,同属于人寿保险,年金是生存保险,增额终身寿是死亡保险。他们虽然都是保人的寿命,可是一个保生,一个保死,差别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在实际保险产品销售时,这两款产品被宣传的看起来差别不大。他们都是以理财形态出现,甚至通过保全操作,增额终身寿能变成类年金的产品,也能像年金一样产生现金流,通过精准计算,也能够实现终身领取功能等,所以很多时候比较难跟客户说清楚这两个产品之间的差别。

我们可以举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来快速让客户理解这二者的差别。年金险像是一个会下蛋的母鸡,买完之后,母鸡会持续的下蛋。母鸡虽然不再长大了,但是鸡蛋却可以源源不断的享用。增额终身寿更像是地里的韭菜,种下后一直再生长。你需要可以割一点,长大了,甚至可以全割走;不想吃,可以一直留着,让它在地里继续生长。这个比喻也许不完全精准,但从营销的角度看,更加形象容易让客户理解。下一次如果跟客户沟通,我们可以尝试用类似的比喻让客户了解到产品之间的差异,透过这个比喻我们也能感觉到,母鸡和韭菜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那为什么在养老中买了年金,依然可以继续配置终身寿呢?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去聊一聊。

一、增额终身寿是收益确定的

有部分客户早期购买的年金产品是年金+分红模式,年金部分是确定的,分红部分是浮动的。而增额终身寿所有收益都是确定的,并体现在现价表中的。在养老规划配置中,确定性肯定是第一考量的要素,从这个角度去看,配置了年金,依然可以继续配置一些增额终身寿。

二、增额终身寿可做养老规划的补充

从客户养老规划的角度算算账,看看每年实际可以领多少钱,进而让客户意识到,其实目前养老准备依然是不够的。养老规划应该考虑多准备一些,买了年金,依然可以继续买增额终身寿,因为养老规划是多多益善。

三、增额终身寿流动性强

增额终身寿在养老规划中可以发挥一些自己的独特优势,这个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流动性上,在养老规划的不同时间节点上,这个流动性的优势都非常的突出。

1、从购买到领取之间,如果一个40岁的男性准备养老金,之前配置了养老年金,但需要考虑养老年金是缺乏灵活性的,如果在退休前退保会产生损失,而增额终身寿一般在缴费结束后就可以使用了,所以在退休前灵活性增额终身寿更强,如果有急用可以使用;

2、在退休领取后10年以内,往往退休前期不需要太多资金,甚至很多人一开始退休在身体比较健康的情况下,日常支出往往较上班时候有较大降幅,更省钱了。不用买更多的衣服,衣食住行方面都会有结余,这个阶段增额终身寿可以继续增长,稳步提升收益,如果有急用,或者家人身体出现问题可以退保使用;

3、在退休后10-15年左右,寿命在70-80岁之间。这个时候因为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往往可能需要医疗和护理方面的支出,所需要的花费可能超出预估。另外花费也会分阶段,不一定是均衡的,很可能是短期一大笔,然后三五年都不需要,然后又开始花费等。这个阶段增额终身寿经过长期积累,现金价值已经增长到较大幅度,领取金额不受限,非常灵活,可以用于医疗和护理方面相应的支出,也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增额终身寿和年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就像我们日常所说的,买了手机还需要买单反吗?放在特殊的使用场景中,还真的就是需要的。而增额终身寿也是如此。我们看到在养老规划中,年金和终身寿的共性特征:安全性、规划性、复利优势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增额终身寿相比较于年金的高灵活性,可以在退休之前,退休之后前期和退休之后中后期都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购买完年金险的客户,依然可以配置增额终身寿用于养老。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寿时代,年金和终身寿到底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