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5章:影视剧中的精英是伪精英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善为道者长什么样?两个形容词:微、深。微,微妙玄通,深,深不可识。

老子用9个比喻描摹出这个人的画像:

犹犹豫豫的,毕恭毕敬的。

涣散的样子;原始的样子,深遂的样子。

多种价值观在这个人身上并行不悖,海纳百川,且连绵不断地有新思想。

想要做到这样,就不要顶格,不要过满。只有不过满,才能在旧物上长出新芽。

老子笔下的得道之人行为举止是谦逊、谨慎、心存敬畏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得道之人的神态呢?眼神涣散,呆若木鸡,旷达深远。呆若木鸡今天听来不是个好词,查了一下来源,不是说这只鸡呆,而是说这只鸡经过修炼之后,能不为外界的干扰所动,达到了镇定自若、波澜不惊的心理状态。

单纯美好是一个人在儿童期初始的美好,而经过青春期的博斗,成年期的圆融,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在认识问题时使用界线、全局和次序;在解决问题时使用接纳、客观、通情达理,做到浑浊而有定力,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包容一切,不断学习新事物,永无止境。

老子所描画的得道之人和今天的精英表面上看有些不一样,比如犹豫、恭敬、淳朴,浑浊等,影视剧中所推崇的精英是目光坚定,处事果敢决断、自信满满。

我的结论是影视剧中的精英是伪精英,老子所说的得道之人是顶尖的高手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15章:影视剧中的精英是伪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