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每天5分钟,了解一本书

今天分享的书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在世人眼中,塞林格是以一部长篇小说站稳文坛的奇才,也是一位叛逆矛盾、令人不解的怪才。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从塞林格自己的经历说起。

【1】

塞林格1919年元旦出生于纽约富裕的犹太家庭,父亲是个做奶酪和火腿生意的商人。

由于家庭条件优渥,塞林格从小就没啥上进心,不喜欢学习,中学时退过学。

后来,他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所军事学校,两年后退学又参军。那年,他23岁。

塞林格在进入军队之前就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只不过那时的他只能发表一些“次等刊物文章”。

也许是战争的残酷让他更加热爱写作,他随身携带打字机,一有机会就写,写作水平进步神速。

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他曾在巴黎度过了一小段时光。在那里,他遇到了海明威。

两人在一家酒店碰面,边喝酒边聊文学。这段时光,可能是塞林格最美好的战时回忆。

之后的他继续从事战争情报员的工作。在德法边境的赫特根森林,塞林格所属的盟军部队遭到了德军的重创,几乎全军覆没。

塞林格作为死里逃生的几百名幸存者之一,内心遭到巨大创伤。

不仅如此,在战前他爱慕的女孩——一个犹太巨富的女儿,在战争中跟全家人一起死在了德军的集中营里。

而塞林格作为一名情报员,曾见证过大大小小的集中营,那惨绝人寰的场面,再也无法从他的心里抹去。

塞林格因此而患上了严重的战后心理综合征,不得不去纽伦堡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

虽然战争给塞林格带来无可挽回的创伤,但也同时塑造了他。

作为一名战争的幸存者,他却不相信英雄主义。在他的短篇小说《魔术般的猫耳洞》里,他强烈谴责军队和战争,告诫世人战争的盲目性和愚蠢性。

战后的塞林格,为了逃避那种剧烈的伤痛,他将战争隐匿起来,转而去描写纯真的孩子、成长的痛苦和叛逆的青春期。于是,就有了这部《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一出版就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争议。

当时美国的一些主流正统人士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甚至许多图书馆将它列为禁书。但更多的读者、青年却将它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后来这本书被美国大多数中学和高校列为课外必读书目,有些公共学校干脆直接把这本书当成教材,要求学生们必须阅读。

《纽约时报》曾评价:

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

比尔.盖茨曾说:

“13岁时我第一次读到《麦田里的守望者》,自那以后,我一直对人说,那是我最爱的书。”

到了今天,这本书在全球的销量超过6500万册,塞林格的名字声震世界文坛。

【2】

说完了作者塞林格,咱们说回《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小说。

全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了他在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出走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触。

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完全以一个青少年的心理来讲述自己看到和经历的一切。

霍尔顿是一名16岁的高中生,他出生在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家里有父母、哥哥、妹妹,还有一个夭折的弟弟。

霍尔顿在一所私立学校——潘西中学就读,在此之前还上过好几所类似的学校。这类学校类似于定制版中产阶级子女监护所,里面清一色都是男生。

霍尔顿可不是“省油的灯”:他学习成绩极差,还满嘴脏话,三番五次被学校开除。

这次也不例外,在圣诞节前夜,他再次被潘西中学开除,成了游荡在纽约街头的“不良少年”。

在这短暂的游荡之中,霍尔顿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觉得自己长得如此高大,应该是个大人。

于是他想要去嫖娼,却被人揍了一顿。面对豪横的皮条客,他无力反抗,委屈地哭了。

他遇到了两位布施的修女,她们衣着简朴,无欲无求,皮箱上打满了补丁。

霍尔顿看到她们的盘子里只有一片面包和清咖啡,而自己的盘子里有肉和煎蛋,感到非常愧疚。

他纠结着自己要不要做点什么,却又觉得自己的怜悯微不足道。也许修女们不需要,也不屑需要,但最终他还是捐了十块钱。

在第二天晚上,他在酒吧喝得酩酊大醉,又把头浸入冷水让自己清醒。当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头发结了冰。

霍尔顿特别难受,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得肺炎然后死去,永远见不到妹妹菲比了,于是决定回家。

见到妹妹菲比后,他跟菲比进行过一次真诚的交谈,说出了那段脍炙人口的话:

“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任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里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后来,霍尔顿想要独自一人去西部,又约菲比想和她最终告别,菲比拖着装满衣服的箱子来了,想和哥哥一起走。霍尔顿舍不得菲比受苦,放弃了西部之行的计划。

他们去了游乐园,菲比骑上旋转木马,笑得非常开心,霍尔顿觉得为了妹妹做什么都值得。

菲比骑在木马上,一圈一圈又一圈。霍尔顿想:

我险些儿他妈的大叫大嚷起来,我心里实在快乐极了,我老实告诉你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她穿着那么件蓝大衣,老那么转个不停,看去真他妈的好看极了。

在小说末尾,霍尔顿说自己不舒服,住进了精神病院。也许九月份,他又要去另一个学校读书。他说:

“不要告诉任何人任何事。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就会开始想念所有人。”

【3】

为什么这样一个简单又青涩的故事,能够成为一部影响无数人的文学巨著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霍尔顿。我们也许觉得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却永远不敢迈出“逃离”的步伐。

正如霍尔顿一样,想要去西部做个“又聋又哑”的人,随便找个森林小屋住下来,从此不再理会这个世界。但因为顾忌着妹妹、家人、老师,依然选择了留下。

每个人在心底都会有一些疯狂的、不切实际、不被理解的事情,就好像《月亮和六便士》里的查理斯。

但不同的是,查理斯不顾一切地去做了,而绝大多数人则只是“想想而已”。

也许不是不敢,而是有太多的顾虑。现实生活中总有太多的羁绊,让我们无法随心所欲。

虽然小说给霍尔顿设置了一个“无法离开”的悲剧性结尾,但在现实中,塞林格却真实地去做了。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后不久,塞林格就搬离了纽约,把自己隐居于丛林之中。

不仅如此,塞林格再也不肯发表自己的作品,虽然他一直在写作。他认为出版对他而言,是对隐私的一种严重侵犯。

一直到去世前,塞林格都顽强地沉默着,正像这本小说里的主人翁霍尔顿说的那样:

“要装扮的又聋又哑,这样,就他妈不用跟谁做蠢而无用的交谈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每天5分钟,了解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