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只是说出人们做的事,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不做判断或评估;
感受:表达感受,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等;
需要:说出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导致了这种感受;
请求:具体的请求,不笼统。
我们一般在沟通时,会直接说出要求(不是请求),观察不会说,只会猜测,感受不会提,因为中国人羞于表达,需要不会讲,我们会觉得我要什么似乎是可耻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沟通是不顺畅的,因为没有充分的了解事实(观察),别人只感受到你的愤怒,却不知道你的其他情绪(比如悲伤、委屈等),他们也不知道你到底为什么要要求自己这么做,因为他不知道你的需要或者你的价值观。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沟通应当是,阐述观察结果,以帮助我们认清事实;表达我们的感受,让对方能知道或让对方体会我们的感受;说出我们的需要,告诉对方基于什么样的需要,我会有那样的感受;最后说出请求,清楚的说明让对方怎么做。
2 指责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人们指责某个人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者传达自己的需要,但人在受到指责时,第一反应会有懊恼、生气、后悔、愤怒等情绪,这些情绪往往让人产生敌意或抵触心理,而不会去关注你的需要,也就无从满足你的需要了。(简单总结:在受到指责时,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将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需要上。)
即使他人迫于批评做出让步或改变,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他们出于恐惧或内疚来迎合我们,或迟或早,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
3 所谓倾听,就是先听
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的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句佛教格言说“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在被别人倾诉时,我喜欢快速做出判断、然后找到解决方案,给出建议,但似乎我忘记了很多愿意倾诉的人,第一个需要的是倾听,完整的、全身心的感受他的感受。
4 我们会把观察和评论搞混
观察是陈述事实,不做任何好坏、对错、优劣的判断,评论是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判断。人们习惯于在观察后,直接评论,而不是将观察的结果描述出来,这样做的结果是别人大概率会感觉被误解,他人就会倾向于认为听到了批评,并反驳我们。
举例:“你太吝啬了”是评论,“一年了,你从来没有请过我吃饭”是观察。
5 中国人羞于表达感受,但完整的说出感受,有助于对方理解自己
大部分时候我们喜欢直接批评或表达情绪,但很少明说自己的感受,比如下属常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习惯于大声的指责,这个时候下属感受到的只有自己的难过、委屈,你的烦躁和愤怒,但实际在我们心中,还有失望的情绪,当下属感受到你失望的情绪,他会明白他被期望。
6 我们习惯于提出模糊的请求
要想别人做什么,就一定要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只是提醒不要做什么,对方有可能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比如,有时候,我们会说“请尊重我”,对方可能并不知道怎么才能尊重你,你应当说“你在我说话的时候,不要玩手机”。
7 会议冗长无效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提出正确的请求
参加集体讨论时,说清楚我们希望得到怎样的反馈,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会明确会议主题,但不会具体提出要讨论的事项,比如,我们会说今天要讨论“如何让团队更加有凝聚力”,但如果提出“从氛围营造、团建、早晚会三个方面增加凝聚力”这种方式更有利于缩短会议时间。
另外如果不清楚发言者是否已经得到满意的答复,讨论就可能漫无目的地继续下去。
8 听到不中听的话,有四种应对
第一种:认为自己犯了错,产生自责的情绪。
第二种:认为对方犯了错,指责对方。
第三种: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审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会伤心,因为我们看中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我们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最好的方式是第三种加上第四种,既能体会自己的感受,审视自己的需要,又能明白对方的需要。
9 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太大,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在这个阶段,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