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五)|論儒家思想中“法”字的涵义及来龙去脉

從儒家思想的角度上來説的話“法”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出自于《論語·子罕9.24》

孟子曰:“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出自于《孟子·尽心下》)

人和動物最大的区别,譲人区别于動物的是人對于‘理性’的关注程度

人對‘理性’的关注程度是人与動物之间的最大隔膜道理是這樣的

動物,一般没有经過刻意训练、以及主動培养的動物,基本上都是:缺乏自制力与忍耐力的。即:充满‘野性’,既只要可以做它就會去做......

只要可以做,它就會去做......只要它想做,它就無論時間、地點、场合的实施‘做’的行為......没有克制力没有忍耐力,而只凭原始的本能与欲望的驱使行動

真是可悲的生物。因為,它没有‘機會’,或者説:它没有‘命’去改變它自己......譲它成為:更好地‘它自己’。

道理是這樣的。改變,改變唯一的理由、唯一的原因,我認為就是:唤发出自己的‘潜能并且让自己内心之中‘人性’的光辉最大程度最大限度的释放出來譲自己成為更‘光芒更优秀的自己

這是我認為的改變(這種行為方式的)唯一的:意義。

道理是這樣的。能‘改變我認為都是‘幸運’的。但能‘改變也是源于不幸的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能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出自《論語·子张19.17》)人,一定是要在:‘失去點什麼之後......’才會有可能‘看见自己’、‘正视自己’,我們儒家叫“反身而誠,乐莫大焉“反身而誠,乐莫大焉”出自于《孟子·尽心上》)。這種‘反身而誠’(出自,同上)的前提,务必得是“必也亲丧乎”(“必也亲丧乎”,出自于《論語·子张19.17》)之以後......

也既是説:只有在亲自亲身经历了“丧痛”失去些什麼之後......人才有可能叫“反身而誠,乐莫大焉”(出自《孟子·尽心上》)

道理是這樣的。但是,這種的“反身而誠”(出自,同上),既:在经历“亲丧”“亲丧”二字出自于《論語·子张19.17》)之後的“反身而誠”,這種‘’往往會带领人們走向两個极端

极光,或极暗。但無論是這两種的哪一種,那(對我們而言......)却都是叫:“乐莫大焉”(“乐莫大焉”,出自于《孟子·尽心上》)的了。

道理是這樣的。所以,‘改變’,真正的:改變,實際上,是幸運......

但(既:幸運)也源于:不幸。這就是我説的:‘光’与‘暗’唯一的共同點了

道理是這樣的。暗,与光唯一的:共同點,就叫做:因為‘不幸’了。

道理是一樣的但結果却為截然相反的了......

所以,真正的圣者,与真正的恶魔大概都叫:‘天定’了。

道理是這樣的。‘改變’有:法。改變必有

我們经常説的:叫“無法改變”無法做到等等,其本质原因,皆因:無‘没有‘),而导致的了

道理是這樣的。法,源于:“反身而誠”(“反身而誠”,出自于《孟子·尽心上》),“誠”(既:“反身而誠”......)源于:“亲丧”(“亲丧”,出自于《論語·子张19.17》)。道理是這樣的。你必须得:‘亲历失去了些什麼......’以後,你才有可能叫做:‘誠’(‘誠’,出自于《孟子·尽心上》),‘誠’以後,你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之所在。興趣是後來被人叫做天赋的‘前端’

在一個人,還没被認為,没被别人認為,自己也没認為自己有‘天赋’以前......‘興趣’,就代表了你未來有可能被称為,叫做:是‘天赋’的‘前端’了。

道理是這樣的。人,必须得‘出自《孟子·尽心上》以後’了才能‘正视自己的興趣’......無論你的興趣......)是什麼

道理是這樣的。人‘誠’以後,才有可能能正视自己的興趣’......

正视自己的興趣以後才有可能将之努力发展训练成為你的叫‘天赋’的才华。才华,就是:天赋。

但才华(既:天赋)的起源,源于興趣

興趣的起源:誠(‘誠’,出自《孟子·尽心上》)。道理是這樣的

将興趣,发展成:‘天赋’之後,你大概,也隐隐约约的認為,自己算是個‘有才华’的人了。然後,你在日常‘培养、训练自己才华的過程當中......’找到自己用起来感觉最舒服最得心应手的‘工具’知识)。這,就是:你未來发展的‘方向’了。

你选择的你‘’用的‘工具’知识),就是你未來施展才华時所要走的路线与方向了

最终你會‘’成你所选择的‘你整個人都是他你所选择的你‘’用的‘工具’知识的影子你身上整個人的气质与格局从内而外的都流露出你被你自己所‘愛’用的‘工具’知识所“雕琢”後的樣子這時你就‘’成了你的:愛。你与你选择‘愛’用的‘工具’(既:知识)融為一体而你就成為了你的‘’本身

道理是這樣的。用你的‘才华’,淋漓尽致的,最大限度的,使用、和发挥你‘愛’用的:工具(既:知识),這就是你的‘興趣愛好’了

興趣=不断努力培养训练而來的‘天赋与才华

好=你施展自己天赋才华所选择的‘工具’知识)。

你用你的興趣(既:未來有可能被称為的‘天赋’、与才华)+你愛用的工具、知识(即:你的‘愛’好),你用你的“兴趣愛好”向你‘内心深处’发展改變你的性格你的脾气秉性改變你對世界對人生的感悟认识与认知......

改變你的行為思考方式以及思维模式意識的形态......你的“兴趣愛好”就叫你的‘’了

道理是這樣的。随着時間的推移、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你每天进行你的‘興趣愛好’,每天用你的‘興趣愛好’(既法)向内求去循找自己的:心。

這個過程就叫“自誠明,谓之(“自誠明,谓之性”,出自于《礼記·中庸》)。

“性”,就是:理。就是:‘扮演人這個角色,所要遵守的规则、规矩’。

就叫:理。所以,從這個角度説不守规矩的人不遵守理性的人......實際上他本质的原因是因為他對于作為一個‘人类’的‘自觉’的缺乏

道理是這樣的。這(既:不守规矩、不守理性的人......)在我們‘真’儒家看來,就是:未经训练的“可怜人”了

道理是這樣的。未经训练,是因為:没有機會、或者,没有‘资格’,找到自己的:法。就是:‘不誠’。誠,所以它們没‘法’改變

道理是這樣的。而,“自誠明,谓之性”(出自《礼記·中庸》)之後,既:用自己的‘興趣+愛好’,從而,找到了‘人性’(既:理性)之以後......

這還不够好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出自于《論語·宪問14.42》)。

修己以敬(出自,同上),就是:自誠明,谓之性(出自《礼記·中庸》)的阶段。既:‘尽(人)性’以後......尽‘人性’(既:理性)以後,就叫做:“修己以敬”(“修己以敬”,出自于《論語·宪問14.42》)。

也就是(既:“修己以敬”以後......出自,同上)能自觉的自律的自发自主且自愿的去‘’守规矩去‘’守理性。

道理是這樣的。但是,這一步,還不够好。因為很多人,包括我個人达到這一步,也才三十岁而已孔子也是三十岁左右到达這一步的

:孔子)叫:“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出自《論語·為政2.4》)。达到这一步之後(既:“尽(人)性”之後),儒家認為還不够好

為了:精益求精,我們還要:“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出自于《論語·為政2.11》),也就是説,我們還要:從‘性’(既:理、理性)往外的,去继续的源源不断的去‘输出’我們的:興趣愛好。

道理是這樣的。这一步,就叫做:“自明誠,谓之(“自明誠,谓之教”,出自于《礼記·中庸》)。所谓“教師”,就是:“自明誠”(“自明誠”,出自,同上)的人。明,就是:理性,心放在‘理性’上,理既是:心。

道理是這樣的。所以,“自明誠”(出自于《礼記·中庸》),實则,也為:自‘心誠’了。道理是一樣的。既:自明誠‘自心誠

达到這一步,既:‘自心誠’,或者説:叫“自明誠”(“自明誠”,出自《礼記·中庸》),就叫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人”,出自《論語·宪問14.42》)

這一步,就叫:教。《礼記·中庸》曰:“修道之谓教”

所以,從這個角度説:达到这一步就也算一個‘修道’的人了

1.

道理是這樣的。所以,孔子説的,既:“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出自《論語·子罕9.24》),与孟子曰:“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出自《孟子·尽心下》),“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出自于《論語·子罕9.24》)説的是:你行使自身‘興趣愛好’,以希改變自身意識、与思想、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形态’的阶段,也即是:“自誠明,谓之性”(出自《礼記·中庸》)之阶段了。

而,孟子曰:“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出自《孟子·尽心下》)之阶段,则是後來(既:‘尽(人)性’以後......)的:“自明誠,谓之教”(“自明誠,谓之教”,出自于《礼記·中庸》)的阶段了。

2.

道理是這樣的。就是我們儒家思想當中的”字的深意以及来龙去脉了

道理是這樣的你用什麼兴趣爱好改變了自己的性格那什麼興趣愛好就為你的:法。道理是這樣的

----作者:李宗奇 庚子年 九月初八 于自家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變(五)|論儒家思想中“法”字的涵义及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