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讲一个好故事D7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传播,归根到底,就是给别人讲一个好故事。

曾经讲故事的金科玉律是讲究五个W:什么人(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2000年9月1日,白岩松飞到悉尼去做奥运会报道。中央4套的传统报道:“今天下午X点,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召开的XX会议上强调,宁可牺牲成绩,也要一次干干净净的奥运会。”很标准,五个W都有。

隔了一个多小时,又看到澳大利亚电视台的一条新闻,也是反映这件事,但突然看出不一样额。画面里,一个运动员在宿舍里收拾东西,报道一上来大概就是:“中国的运动员XXX正在收拾行李,但他不是去参加悉尼奥运会,而是要回到他的老家。”

“五个W”是不全的,但我们一下子就被这条新闻抓住了。画外音接着说:“XXX昨天得到通知,他的血检结果不合格,不能参加悉尼奥运会了。我相信他的对手都会松口气,因为他是金牌的有力竞争者。”再往下:“和他相同命运的,还有很多中国运动员......”接着是“中国奥委会主席的表态”等等。

颠覆了五个W的金科玉律。归根朔源,这些渐次兴起的传媒形式,有什么共同点呢?

新闻的核心是“人”。先有对“人”的关注,才有对新闻的关注。我们要用个体的“人”,去化解宏大的命题。比如交给你一个选题---727万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情况。过去的表现形式可能就是“大里来、大里去”,现在,一定会有更多的新闻人选择由一个个体、一个具象的概念切入报道。

或许这个片子,上来就是讲述一个人物,用电视画面或文字语言去描绘:“星期五这天,凌晨4点多,胡宁就起床了,他拿出一套平常很少穿的衣服,准备去参加在工体举办的招聘会。这已经是他进入大四之后参加的第十二场招聘会了。。。。。。”

接下来可能有一个转折:“其实,这天要早起的不只是胡宁,与他命运相同的还有727万名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人数还多出30万。”一下子报道面横向拉开了。

悬念:与“当下”距离最近的问题

“我们得到消息,五名高薪公务员在应该上班的日子却没上班,出什么意外了吗?压力太大?”

你慢条斯理地去讲,观众没兴趣,可听可不听。但当你找出“当下”最新的新闻性,马上就有了悬念----对啊,这几个哥们怎么没上班?这才是新闻人提供的价值。

逻辑: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

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反过来,站在自己的角度。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故事的心态和审美不一样了。同样是半小时,过去你可以慢条斯理地讲一个长故事,现在却可能要把长故事分解成好几个完整的短故事,再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平行逻辑”。

细节:直指人心的力量

一个好故事,从内容层面上看,有了人和人性,悬念和逻辑,还有很重要的一项--细节。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好的细节,会在聆听者产生倦怠的时候,将他再次带入故事。被细节牵引着的人,聆听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

节奏:讲故事的技术核心

假如规定一个命题,只给你一分钟时间,怎样才能把它说明白?两分钟拍哪个,怎么去说?三分钟,又怎么去说?或者给你一个故事,怎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恰当的语言把人抓住?

这就涉及讲故事的技术核心--节奏。

下一个不太准确的定义:节奏就是“合理布局”,如何将你所拥有的素材合理分配,让故事讲的更精彩。

写文章不分段,一定没有节奏;但是今天有很多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一句一句独立成段,节奏也不好。过去我们称宋词为“长短句”,长短句的节奏是好的。该舒缓的时候舒缓,该紧凑的时候紧凑。写文章也如此。

做一个十分钟的节目,就要按照十分钟的体量做采访,如果过度开采,做成一百分钟的采访量了,后期就很难做减法。

有时候,节奏还有一种语言之外的力量。

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形:两个学生在课堂上聊天,老师一生气,把手里的粉笔扔过去打人家,或者警告不许说话,其实完全不用。他们俩正聊着,你只要突然不说话了,停顿十秒钟,端起杯子喝口水,再看他们一眼,就OK了,他们保证不会再说话。因为刚才,你讲课的声音掩护了他们聊天的声音,你一停,他们的声音被凸显出来了,这时候不用老师批评,他们自己就不好意思了。

这就是语言节奏变化的作用。

你看,说评书也好,说相声也好,凡是高手,节奏都把握得好。马三立的单口,用他的节奏把你绕进去:一个小纸包打开一层又一层,打开一层又一层,最后高手你,“挠挠”,所有人都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讲一个好故事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