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

这几天,三星堆考古发掘又有了新进展,在新发现的“祭祀坑”里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尤其是从新闻中看到祭祀坑里密密麻麻、又大又粗的象牙,层层叠叠,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央视的镜头,除了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文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发掘现场环境和高科技元素,和以往看到的“田野考古”现场大为不同。

整个发掘现场被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厂房罩着,不再是以前考古的人拉肩扛,代之的是由天车吊发掘小车于作业面的正上方,考古人员在工作台上进行发掘和起出文物。

发掘现场采用大量的高科技的手段,比如三维成像扫描技术、3D打印技术、超景深显微镜等“黑科技”,助力考古发掘与研究,最大限度保持文物原貌。

可以看到,中国“田野考古”能力和水平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地创新,考古发掘能力和水平真的是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最近,在看岳南先生《南渡北归》,讲得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以及当时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等一批文化研究机构被迫南迁,一批大师级人物随着国民党军队败退,从北京一路向南,先后辗转到长沙蒙自、昆明和宜宾南溪李庄。

这里面就有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正是傅斯年、梁思永、董作宾等一代学识渊博的大师,奠定了中国近代“现代田野考古”坚实基础。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成立于1928年,由当时五四运动领军人物傅斯年担任所长,并成立了考古组,其中田野考古发掘就是主攻方向。

在此之前,中国考古均以金石学为主,主要靠古物去研究历史,缺少科学考古手段和第一手史料。在史语所考古组成立后,遂开启了中国田野考古发掘先河。

这个时期的考古组代表人物就是李济、董作宾、梁思永,其中李济获得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在北大国学研究院任教,担任史语所考古组主任。

董作宾曾在北大国学研究院读研究生,是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而梁思永是梁启超次子,梁思成弟弟,也毕业于哈佛大学,主攻东亚考古。

由于1899年安阳殷墟发现了甲骨文,当地就存在严重盗挖情况,很多文物流失海外。

1928年史语所考古组成立之后,所长傅斯年既组织筹措资金,由李济和董作宾领导开展了殷墟大规模全面抢救性发掘。

自1928年至1937年“七七事变”10年间,史语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进行了了大小15次田野发掘,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片等文物。

这些考古学者不仅发掘和保存了中华民族文化珍品,更重要是建立中国现代科学考古理论体系,作为中国新考古的先驱。

抗战爆发后,1940年史语所辗转迁移到四川宜宾南溪李庄,引来了新一代的考古学者:吴金鼎、夏鼐和曾昭燏。

他们三人上个世纪30年代都曾经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学习,先后拜在叶兹教授门下求学,这个曾昭燏是晚清将领曾国藩家族孙女。

由于当时英国殖民遍及全球,为配合当地文物掠夺,所以英国较早就开展现代考古研究,尤其是在埃及的考古,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1941年,吴金鼎、夏鼐和曾昭燏又先后学成归国来到李庄,加入了史语所考古组,成为当时考古界的生力军。

三人都参加西南边疆的川康考察团,其中吴金鼎任团长,组织了抗战期间最著名的彭山汉代崖墓大规模调查发掘。

至1942年12月,共探明崖墓墓址900余座,发掘各类文物20吨以上,成为抗战时期最大规模的田野考古。

历史弄人,这帮偏安西南一隅,在考古界呼风唤雨的人物,错过了再一次彪炳千秋的机会。

1933年,美国传教士葛维汉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带领一批学生在四川广汉发掘了三星堆玉器坑,可见三星堆那时已经为世人所知。

史语所聚集如此之多考古大师,傅斯年为什么没有像当年组织李济、董作宾和梁思永他们一样抢救发掘殷墟,去发掘三星堆,成为尘封的历史,不为人所知。

可能与当时三星堆没有出土像戴金面具这样令人称奇的文物,所以未引起当时史语所考古组的注意。

这也为新中国80年代大规模发掘三星堆留下了伏笔。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渡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