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 关于原生家庭的那些碎碎念

今天继续聊聊原生家庭这件事

一.父母关系会影响孩子爱的能力

心理学表明,亲子关系,是孩子建立的第一个社会关系,它对孩子以后建立其他的社会关系,情感及认知有深远影响。

父母关系好,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就明白如何爱人;而父母关系不好,孩子会惧怕爱。

电影《念念》中的主人公育美在海岛长大,后来母亲带她离开到台北生活。从小离开父亲和哥哥。

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后的育美,患上了心理疾病,抑郁,失眠。依靠心理医生疏导,靠安眠药入睡,时常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

不断寻找母亲离开的原因,无法原谅母亲的自私,不断的回忆过去。这样的她,在和自己的男友相处中敏感,多疑,情绪化。缺乏安全感,害怕承诺与未来。

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伤害,因为原生家庭使得她失去了爱人与被爱的能力,甚至害怕无法拥有幸福生活当她有自己的孩子时,更多的是恐慌,害怕。害怕男友不接受,担心自己能不能做个好妈妈。

大多数人害怕婚姻是因为恐婚,因为看到父母婚姻的不幸。父母离异,或者从小经历棍棒教育,害怕爱,不敢去爱。

父母永远不知他们给我们带来的许多东西,是我们需要用一生去治愈的东西。

二.不要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不去离婚

有不少感情破裂,甚至处于离异边缘的夫妻想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而保持着表面的和谐关系。

心理学上称这种关系为“烂芯苹果”。“烂芯苹果”

婚姻更多带给孩子的是压抑,无辜,自责。因为他们从小听着“如果不是你,我早就和你爸/妈离婚了!”

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比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生活的更压抑。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案例

13岁时就经历父母感情不顺,导致她的童年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但其实她的父母早已离婚,原本可以各自追求自我追求幸福的两人,不得不困在这婚姻的牢笼里。

导致很多早就可以解脱的烦恼痛苦,失落,反反复复出现。婚内的孤独感,使她的爸爸不断向外求解脱,她的妈妈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希望都寄托在年幼的她身上。

陪伴妈妈、保护妈妈、和妈妈站在统一阵线谴责爸爸等成了她成长期的重大任务。

当这些任务与自己成长发展的需求相矛盾的时候,取舍起来,她变得非常纠结与自责,如果压抑自己,会积压一堆没有处理的不满与怨气;选择激烈的反抗,却要陷入深深的自责。

这些经历与痛苦对她的影响与伤害,比起一个“完整的家”所带给她成长的好处要多的多。

这样所谓的家庭和谐,会让孩子在内疚,自责,怀疑中长大。

不要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不去离婚,因为这样对孩子造成的后果,远远想不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6 关于原生家庭的那些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