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超越死亡,因为你从未出生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智慧如孔老夫子,也因为宰予昼寝一幕而改变了对人世的看法。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金玉其外往往败絮其中。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道理无论知道得再多,若不能切身体验,也只是一堆空洞的理论,拾人牙慧而已。

修行更是如此。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说的学并非学习书本知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化知识的学习仅仅只是生活之外的消遣,而非像当今时代一样成为孩子生活的全部。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是道的生命体悟,与书本知识丝毫无关。因此孔子之学是学习天地之道,了悟生死根本,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真正的道不在故纸堆里,更不在人的头脑和话语中;道就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知行合一,学而时习之——纵然学会了道的理念,明白了悟道的方法,也只有在生活中随处用心体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得到人生真正的自在欢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白居易曾向住在树上的鸟窠禅师叩问诸佛妙义,鸟窠禅师只回答了简单的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诗王白居易颇不以为然,说这是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呀,怎么可能是高深莫测的诸佛妙义呢?鸟窠禅师说:诸佛妙义,妙在行,而不在知。知行不合一,纵然口若悬河,舌灿莲花,也只是一堆头脑的概念,徒增所知障而已。

一个人所有的生命经验和认知系统就是一个无形的框架,把自己牢牢地囚禁在自己的头脑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里的囚徒,唯有把自己头脑中所知的一切概念清空,活出自己的本来面目,才能还自己一个自由身。

所知障,是人生最大的障碍。你知道你出生了,你就只能一步步走向死亡,直到有一天你明白:你的出生只是一个虚假的概念——你不需要超越死亡,因为你从未出生。你以为生命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然而正如鸟窠禅师回答白居易的四句偈: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图片发自App

这位鸟窠禅师后来成为《西游记》里乌巢禅师的原型,乌巢禅师传给唐僧一部《多心经》——不说《心经》,而说《多心经》。吴承恩借此经名,旨为再次阐明鸟窠禅师的佛法深意:世人之所以不明诸佛妙义,只是因为妄心太多;把多余的妄心去掉,自然契入诸佛心印,佛佛道同。

其实,既是妄心,又何必言去呢?六祖大师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智者的心如同一面明镜,无论照见多少人世间的是非美丑,镜子里面依然是当初空净的模样,不改初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意本自净,而非要去掉什么才能清净。只要心不随念走,不被境牵,你的心原本就是清净湛然,无虑无染的。

诗王白居易经鸟窠禅师开示后,也作了一首诗: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颗柔软的心,永远不会做出伤害的行为。你若不小心伤害到了你的家人,无需抱怨指责或心怀内疚;只需揽镜自照,看看你的心,是否失去了最初的柔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需要超越死亡,因为你从未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