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解读‖浅薄:互联网正在毒害我们的大脑。

关于作者:尼古拉斯·卡尔,曾任《哈佛商业评论》执行主编,著有《数字化企业》、《大转变》、《IT不再重要》等。

  关于本书:本书是作者对互联网关于人类的影响进行的有力阐述。

  核心内容: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互联网对于大脑的

  前言

  所谓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利斧。————卡夫卡

  如果你想要通过一本书来了解互联网对于人类的影响,那么非本书莫属。本书作者尼古拉斯·卡尔用大众能理解的语言,阐述一个个难理解的专业性知识。本书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用20万字,为读者讲述以前或者平常不太关注的却异常重要的问题。①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②互联网对于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③互联网对于人类记忆的影响与作者的警告。

  第一部分: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众多著名学者认为“一个人在成年后,大脑将不可改变。”这个说法是“工业时代”的产物。这一观念认为,大脑只是一个设计精巧的机械装置而已,那时把成人的大脑比作蒸汽机之类的东西。认为大脑中的每个细胞是机械的零件一样,在人成年后细胞属性将是不可改变且有特定的目标,大脑是不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高明机械。

  敢于打破常规的人,就是英雄。对这一常规的打破是在1950年,英国生物学家JZ·杨提出“人类的大脑是可进化的。”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大脑可塑性并不限于

  大脑皮层中掌管触觉的躯体

  感觉区域。可塑性是普遍存

  在的,我们所有的神经回

  路,不管涉及的是触觉、视

  觉、听觉、移动、思考、学

  习、理解,还是记忆,实质

  上都得服从变化的规律。”

  到了两千年,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尽管神经具有可塑性,可以使人类心智具有灵活性,可他最终会让我们受困于此种“僵化行为”。”即“我们在习惯一种改变后,就会渴望一直让它处于激活状态。”换句人话说就是,大脑的改变是不可逆的,且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不会如橡皮筋那样可收缩为以前的状态,而是尽力保持已有的状态。

  用帕斯库尔的话说便是“可塑性的变化未必代表某一特定方面的“行为增益”,可塑性不仅是一种“发展和学习机制”,还可以是“一种病理原因”。”

  第二部分:互联网对于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1964年,马歇尔·在麦克卢汉在《理解传媒》一书中指出“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将瓦解建立在书籍上的线性思维方式。”在人们讨论麦克卢汉对新技术的预言时,却对其关于新技术改变思维方式而视而不见。麦克卢汉的警告:“电子技术……,让我们变得又聋又哑,而浑然不知。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以此建立起来的。”

  在互联网深入人类生活的现代,我们的思维方式深受互联网的影响,已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在“工业时代”前后,人类的思维方式是由深入浅的线性思维方式,现在人类的思维方式变得“浅薄”,浅薄的思维方式是由深入浅,这种深并不是线性思维的深入。而是对于各种信息的区分,快速识别信息的能力,让我们无法再集中精力去进行沉浸式思考。互联网让我们只需在被称为“网页”的东西上游荡几个小时后,当我在东拼西凑地完成任务时,我会有大脑腾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我“感觉”自己正在变得聪明。

  聪明与否不得可知,可知的是,互联网在给我们呈上了信息盛宴的同时,它把我们带入了彻彻底底的精力分散状态。互联网的碎片化使那些使用它的人,无法再深刻下去了。

  第三部分:丧失记忆,丧失文明,互联网的毒。

  苏格拉底曾担忧的说“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会使人们逐渐对读写习以为常。”随而会降低对于记忆的依赖性,后来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术,更加多的非《圣经》书籍得到了传播,后来图书馆的建立并未如苏格拉底担忧的那样,而是如英国的著名学者文柯所说的那样“书籍的挑战改进了记忆,它们并没有弱化记忆。”就在我们对于苏格拉底的预言松了一口气时。

  互联网来了,它的到来并不是如书籍一样可以对记忆的补充,而是被当成了人类记忆的代替。如罗森布鲁姆多言:“脑中创建长期记忆的过程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过程,这个过程明显不同于计算机存储器之类‘人工大脑’执行的过程。人工大脑接收信息之后,马上就把信息保存在存储器上,而人脑记忆质量取决于信息处理方式,而那些鼓吹记忆外包的人,就犹如将大脑说成是一成不变的“工业时代”的人,将人脑看成机器一样。

  互联网让我们丧失了“记忆力”,将记忆推卸给外部数据,并不仅仅是危及个体的认知深度和独特性,还会对全体人类的文化深度和独特性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丧失记忆,丧失文明。”记忆让我们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记忆外包将让我们丧失深度变成扁平人。这便是互联网的毒。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籍解读‖浅薄:互联网正在毒害我们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