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读书笔记

之前一直觉得写毕业论文是个很痛苦的事情,直到最近拜读大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才明白大家的风采。

哈老的书一向以艰涩著称,思想十分复杂,行文之中,旁征博引各个时期、各种语言的历史资料,(来自译者后记),看书的过程中让人头大。关于旁征博引具体的解释,书中多次出现各种历史事件,例如:只存在24年的魏玛共和国、古代日耳曼法律传统、15世纪法国布艮第宫廷代表型公共领域等等。但是哈老著作的四性不得不提:【1】论战性——在本书中,作者更是用第四章这一章节来讨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其中,他先提出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穆勒、托克维尔的思想,然后根据道理和史实归因,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谓是论战性的集中体现。除第四章之外,在其他章节中,也多次提及他人观点,比如第六章的阿本德洛特、福斯特霍夫,第二章的霍布斯的国家理论的专治统治、孟德斯鸠等等。【2综合性】哈老在讨论公共领域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从政治领域看,他也关注文学领域,亦关注大众传媒、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自然人的内心世界等,不只是就事论事,真的可谓是旁征博引。【3体系性】哈老在论证公共领域的产生过程中,论证思路非常清楚,在论证公共领域的产生中,如下论证:公私两域分离——代表型公共领域产生——自由市场和资本主义发展——市民社会产生和发展——文学公共领域产生和发展——政治公共领域;在论述公共领域转型中,论述思路如下:市民社会——公众舆论产生——资产阶级法典体系确立——国家社会化和社会国家化——大众传媒冲击——公众由文化批判型公众转为文化消费型公众;在论述公共领域消亡中,这个就比较简洁:利益集团角逐,准公众舆论略过大众,没有组织的私人形成的公众进入操纵的公共性漩涡,至于公众舆论的产生则是依赖两个交往领域通过批判的公共性作为中介联系起来,由此在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大众远离公共领域,政治公共领域逐渐消亡。【4实践性】度娘上介绍此书即《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乃哈老为了抵御政府经济干预所著,可以说是实践性非常明确了。

总得来说,此书的确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无论是书中的各种名词,还是各个历史时期王朝更迭,社会百态,都使的初看者晕头转向。不过,哈老的书,还是值得一看,对于培养自己的论述事务的系统性有提高,也有利于开拓视野。

那么说到最后,作者只是论述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那么在我国有没有公共领域呢?作者所述公共领域,乃集合西方世界发展历程所撰,上启日耳曼、古罗马,下抵东西二德、欧洲诸国。那么我国而言了,我认为在古代是没有所谓的公共领域。从传说时期的三皇五帝天下共主,到夏启建立夏朝,抵清废帝退位,封建王朝终结这段时间是没有的。中国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劳动力依附于土地,资本得不到利用和再生产,农产品被拿来自家消费、喂养牲畜,少部分卖入市场,但是买卖所得又被拿来买种播种,形成一个循环,因此直到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织机之声日夜不断,才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中国依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无法形成市民社会。再有就是街巷酒肆的言论,古代巷肆之间,不得议论朝政,因此,中国古代是没有公共领域的。那么现代了,我觉得现代是有的,大开言路之门,再加上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言论自由得以实现。每个人都加入到政治生活中,关心时政。其实,就哈老所言,此书有没有启示了?有,当然是有的,只不过1000个读者,1000个哈姆雷特。此外,强烈建议政治学专业或者与之相关的专业多读此书。

以上全是一家之言,看看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