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语读书】《思考快与慢》Day3:这三种乐观偏见,你中招了吗?

人的大脑不仅爱偷懒,还喜欢盲目自信。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会遇到喜欢抬杠的人呢?怎么去辩驳,他们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这都是来自乐观偏见。

后见之明

《流浪地球》大卖,吴京的投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之前的投资人撤出,到后来吴京投入6000万救急。电影一波三折,终于票房过40亿。

不少人在感叹:“呀,吴京的投资回报率真高,眼光真毒啊,人家就是有先见之明,就能预测到这个结果。

实际上是我们犯了后见之明的错误,吴京只不过是非常幸运,冒险之后得到了这样一个好的结果,我们就给他罩上了一个非常耀眼的光环。

他在投资的时候并不能预测票房,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地震发生后总会有很多人跳出来,从各种角度分析当时这个地方发生地震的蛛丝马迹。

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喜欢联想,当一个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之后,我们会立刻调整自己的世界观和思路,去适应这种意外。

比如考试时认定自己妥妥地会考好,可是失利了,就会自责:我早该知道会考这个的,我早该看到这个错误的,这么明显,为什么我还会犯错?

实际上是后见之明在影响着,事先根本就看不到,你也没办法知道,所以不要对自己过于苛责。


有效性错觉

有这样一种小故事:在面试过程当中,老板在地板上扔了一个纸团,所有的面试者都没有捡,有一个面试者捡了,所以老板就把给录取了。

在一段时间里,很多人为之心动,恨不得都去捡垃圾了,捡垃圾,放笤帚对不对呢?对啊,可是老板会因此而录用他吗?

这个故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哪怕有个例,也不值得学习。如果因为一时的表现对一个人做出了评价,这是不全面的。

因为你不能通过这么一点信息,就去判断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公式PK直觉

面试时,如果一个人一进来,穿得整整齐齐,长得很好看,说话很利索,就不由自主的会对他产生好印象,他在面试过程当中的一些失误行为,就会被下意识的忽略掉。

这是不是提醒我们要注意着装得体大方呢?这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能用直觉评价一个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真的想要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我们不应该靠自己的直觉,应该靠公式。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指导意义是,要有客观的评价体系。

你不要靠着这种直觉去判断一个人,可用不可用,最好是有一个公式。

公式比直觉可信,这样的话,我就理解了为什么演讲或朗诵比赛时,评委手上都会有一张表格。

这个表格会科学地让你从各个方面去评价一个人的演讲:声音、流畅度、内容。

如果你要是纯靠直觉打分的话,你可能因为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就给他打高分,这是很不科学很不理性的。

利用公式相比较直觉又会经过思考和计算的过程,这就又会用到大脑的勤奋。这和人的理性是勤奋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结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虽然知道这些对我们的生活未必会带来实质性地改变,但是它会让我们拨开思想上的迷雾,遇见更多可能。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晓语读书】《思考快与慢》Day3:这三种乐观偏见,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