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丧”的时代病里存活? |《无问西东》

来到小镇不过半个月,便遇上了一场难得的大雪,停了好几天的课。拥被坐在窗前,看北国雪花纷飞,静默无声地积攒着,一夜之间却有让山河变色的力量。

《无问西东》是在这样的雪夜里看完的。这部值得一看再看的十分电影,五分给上世纪那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四分给沈光耀,两分给代代传承的精神。即使因为其中两个故事缺乏力度,略扣一分,我看完之后仍然忍不住泪流。

无论是战火纷飞,还是平和年代,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遇上现实与自我的冲突。有时候面前的问题赤裸而具体——保家或是卫国,利己或是为人,有时候却遥远而模糊,譬如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青春。

西南联大,一个让人仰望而又心驰神往的地方。在日军轰炸不断的陋室寒窗之中,仍有人坚守学术的净土,教书育人,笔耕不辍;也有人投笔从戎,把尚未完全展开的人生诉诸沙场,譬如电影里的抗战英雄沈光耀。他说,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只是以卵击石,却不会成为他袖手旁观的理由。他会选择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一遍又一遍,万死不辞,即使自己的牺牲,可能只会凝固成战役里一个苍白的数据。

我总是很容易被这种如尾生抱柱般近乎“不懂变通”的执着而感动。就算提前知晓,自己的人生注定只是转瞬即逝的存在,有些人依然愿意做出同样的选择,并相信,那片刻的坚守有着比时间本身更长久的意义。

无所谓上阵杀敌战绩如何,无所谓战争最终是否胜利,只要在那些应该做出选择的时刻,他们毫不犹豫地听从心意,便足够了。你问,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这过程本身即是意义。

这种看似不自量力的坚持虽然微弱而笨拙,也很少在事件发生的当下产生影响,但这种力量的蔓延会如水波般,随着时间酝酿而不断扩散。

广袤的历史长河中,沈光耀并不孤单,那些如流星般一闪而过的故事,前赴后继而又遥相呼应,证明这些选择并不是仅一二人的痴念而已。

我曾在知乎被问到一个问题:中国本该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是不是染上了一种“中年危机气息”?

题干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细想之下,却觉得确有其事。

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少正值好时光的少男少女,陷入了“丧”的时代病中,因为眼前丰富的选择而缩手缩脚,也因为过多的参考系而变得自卑和忐忑。“中年危机气息”,体现在一二十岁的人身上,便是一种对现实生活还未过多经历,便已产生厌倦退缩之心的状态。

我们工作,学习,健身,看电影,广泛地社交和远行,东奔西走,用各类活动塞满自己的时间表。

我们从一切付费知识和前人的经历中摄取信息和养分,希望能提前预知自己的未来道路,隔着屏幕体验多种人生可能。

但在这些令人麻木的忙碌背后,却隐藏着一层更深的困惑——这困惑在于脱离了真实。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很少有过真正基于自身的思考,那些自以为踏实的前进,其实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真实就是,你看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我们这一代人正面对着全然不同的挑战,这挑战并不源于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绝对匮乏,而是相对匮乏。

当下的社会文化中,包含了很多浮躁、功利的成分,缺少人和人之间的深层连接。在这样一个不再有绝对参考系的空间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容易,而尚未完全成型的自我却很容易被消解。

在父辈们感叹生活条件今非昔比的同时,我们面对的却是如何在当下的价值观、文化潮流和“当代病”中独善其身,保全一个独立、健全的自我。

我承认这并不容易,我自己也曾经迷失过、“丧”过,把青春里的那些日子拱手让给麻木的忙碌。但所幸的是我们的自我并非静止的,它会通过我们的经历进行自我完善和生长。而我相信,跨过这些时代挑战的我们,能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并筑造前人无法想象的理想生活。

Karl Jaspers有一段话,我非常喜欢:

我们这一代人的力量,应该植根于对历史的传承和再造。如果不希望倒退,我们便不能遗忘过去;但如果希望超越,我们更需要有独立的思考。

传统游荡于我们的血脉,并伴随着我们为自己生活创造的意义而再次重生。

而在当下的时代潮流中,我们越能坚定地坚持自我,便会更清晰地听到前人的耳语,也能越靠近那些早已逝去的荣光。

《无问西东》这个电影,讨论了对正确的坚守、对真实的追求及对传统的延续,我都很喜欢且认同。但与其完全借用那些精辟华美的文字表达自我,以原封不动的传承去发扬,我更希望有人会愿意一字一句去推敲,在铭记的同时,给出自己的反省和思考,让这些故事伴随我们度过种种生活选择,因为我们的坚守而一次次再生,并永远如当年一般年轻、热诚、充满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在“丧”的时代病里存活? |《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