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单纯且美好的追忆

十一长假临近结束,前几天有太多的聚会、游玩、闲逛,开心是开心但也总觉要给自己留下一些独处时间。沏上一杯香茗,选上一本好书,调整好一个舒适的坐姿,悠闲的度过一个下午。

书籍的魅力是能让我们足不出户却可经历不同的人生体验,在时空穿梭中肆意遨游,历史、知识、情感应有尽有。在现今这个年代读万卷书真的胜过行万里路,而我这次要去的是“查令十字街84号”。

《查令十字街84号》是英国的一个真实地址,在此之前我最熟悉的地址只有贝克街221b,当然后面这个地址是不存在的。与《查令十字街84号》的相识是一位老师的推荐,她说这本书仿佛有种魔力,即使你身处闹市也能让你远离喧嚣,享受只拥有彼此的宁静,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这样简单而美好的瞬间。

出于好奇心,我也去找寻这本书籍。这是一本小书,全都是由美国作家海莲·汉芙与英国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员工弗兰克及身边相关人的往来书信整理而成,跨度整整20年的时间。我时常看到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时,心底总会不适时宜地冒出一个念头,故事都是作者编造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然后刻意克制自己的情感。然而“查令十字街”的故事我却可以大胆地去感动,去流泪,去触及内心的柔弱。这是一段用时间书写的故事,是对一段友谊的追忆,是对一个个错过的惋惜。

1949年10月5日,美国穷作家海莲·汉芙给远在英国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写了第一封信,希望能从书店内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籍,由此开启了一段长达20年的友情。

刚开始的几篇书信里让我有种海莲·汉芙好不会说话的感觉,简单直接地在信中释放自己的抱怨,有对书籍的、也有对弗兰克的。而弗兰克总是保持着英国绅士的谦和态度,心平气和地与海莲交流,汇报书籍寻找的进度。起初弗兰克的书信更加公文化一些,而慢慢在海莲的影响下也开始表露真实的自己与生活。越往后看,我竟有种看情侣间偶尔拌嘴的感觉,没有人会把那几句抱怨当真,这只是一种两人间特定的交流方式。

随后的日子也如这般,一个写信诉说自己想看的书籍,一个努力帮其搜集后邮递。恰巧这段时间正值英国处在重建时期,物资匮乏,海莲得知后就开始给书店的人邮寄整箱的鸡蛋、大块的火腿,她的善良也让书店内的其余店员、弗兰克的一家、以及弗兰克的邻居都和她成为了朋友,加入到书信往来之中。


海莲曾骄傲地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那是“我的书店”,亲自去过的朋友给海莲的回信中形容书店像是“一间活脱从狄更斯书里头蹦出来的可爱铺子”。一走进店内,喧嚣全被关在门外。一阵古书的陈旧气味扑鼻而来。

海莲·汉芙一生都想亲自去英国拜访这间“她的书店”,然而却总因种种缘故而未能成行。我想店内的店员也总是期盼着哪天她会突然出现在书店的门口,自来熟般地叫出所有人的名字,然后再质问弗兰克老娘要的书找到了吗,可世间真的有太多的错过。

1969年1月8日,书店给海莲回的最后一封书信,回信人已从弗兰克换成了别人。那个英国绅士已于68年12月22日去世了,一段跨越了20年的书信情谊也就定格在了那刻。如果你不曾了解这20年间的故事,那这只是一个消息,而我们一路追随这20年的光阴,却怎么也无法置身事外,就像自己的老友离开般那样悲恸。

我不知道海莲·汉芙得知消息后的心情,但我想只会比我更加沉重。我只是浮光掠影般的匆匆一瞥,而她可是真实的一天天度过了1949至1969这整整20个年头,时间累积的感情可不是通过阅读而来的情感可比拟的。


汉芙与弗兰克算是朋友吗?好像这是个蠢问题,两人虽远隔两地,只能通过书信往来,一生彼此未能谋面,但这份友谊无法质疑。我有时会怀念那个纯朴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总是真诚的、为对方着想的,少些尔虞我诈,生活得也许更轻松一些。

我也只能想想,因为时间无法倒流,我们也只能活在当下。日子一天天度过,虽然刻意保留自己的那份骄傲,但有些事情也已看清,我们真的无法凭自己去改变。一些之前很简单的事情,也不知道为什么变得复杂,不像之前那般纯碎。别无选择,只求自己不再乱流中迷失,保存着那份单纯与美好,就像弗兰克对汉芙,也像汉芙对弗兰克。

“你们若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查令十字街84号》单纯且美好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