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如果诸葛不北伐,蜀汉的出路何在?进亦忧退亦忧

王俊杰猛

小时候看连环画,有一本就是六出祁山,里面把诸葛亮写得神乎其神的,连失败都那么精彩。后来读书慢慢多了,慢慢知道六出祁山其实是战略错误,但是,如果没有六出祁山,刘备和刘璋、刘表等守门之犬又有什么区别呢?

都说诸葛北伐是空耗国力, 但如果不北伐,蜀国的出路何在? 蜀国是偏安益州的小国,要想打出去,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兵出汉中,北伐魏国的西部雍凉地区,也就是六出祁山;二是出夔关东征伐吴, 重新夺回天下腹地的荆州地区。 刘备选择了前者,进攻东吴但他在夷陵之战失败了, 之后东吴又和蜀国签定了同盟。因此诸葛亮无法再继续东伐,只能选择北上伐魏。

很多人说蜀国应该休养生息,优先发展国力,内政; 厉兵秣马,保存实力才是上策。但是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天下十三州,魏国独占九州,蜀国却只有益州一地。而且蜀地贫瘠,长期发展怎么可能比得过富饶的中原魏国?凭借山高路险,自保一时,十年二十年可能还行。但长久之后, 魏国国力强大,兵强马壮,调集全国之力伐蜀,蜀国能抵挡吗?所以诸葛所说“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三国演义 诸葛亮 刘备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无奈的,北伐曹魏是蜀国唯一的出路。诸葛亮在的时候,凭丞相的英明神武,而且蜀国还有一定的实力,与魏国的差距也还没有那么大,西北诸郡(武都,阴平,天水,安定,上庸等地)的根基也还尚未稳健。正是北上伐魏,进取关西雍凉之地,逼近长安的最佳时机。时不我待,若不趁此时北伐,更待何时? 诸葛北伐这个战略说不上是错误,万一侥幸成功了,诸葛就是恢复汉室的千古功臣,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成功了呢?诸葛死后,蒋琬 、姜维继承丞相遗志,仍然继续北伐,也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姜维 三国演义 诸葛亮

但是相对于诸葛亮北伐,姜维的北伐困难更大:

1、姜维才能比较单一,专于军事,而对于后方的把控力度和动员远不如诸葛亮。

2、蜀汉年年征伐,国力消耗过大,诸葛亮时期勉强能使之恢复,姜维内政不足,难以做到,使得川中大族更为排斥刘备集团。

3、姜维作为后期加入蜀汉集团的人,他的个人地位不高,比不了诸葛亮,甚至连川中一些大臣都不如,控制的战斗团队也小(蜀汉后期确实战将匮乏),而且姜维不擅长和朝中大臣保持关系,很多时候得不到后方援助和信任,甚至故意刁难姜维。

4、刘禅慢慢长大,出现了新的利益团体,在刘禅的刻意放纵之下,慢慢把持了蜀汉政权,使得姜维只能靠屯田避祸。

5、司马昭集团确实人多,后勤也厉害,当时是,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进发。姜维在没有更多援军情况下,打败诸葛绪,和钟会僵持缠斗不落下风表现已经相当厉害。但是,打仗最终凭的是国力,蜀国真的差了很远。


孙权 诸葛亮 赵云

结论:总的来看,蜀国内部缺乏人才,前期的文臣武将相继死去,蜀国又处在闭塞的四川盆地,与中原的人才挤挤不能相比。而且蜀汉后期,内廷缺少良臣监管,出师表中诸葛亮所提及的“费易,董允,蒋琬,郭攸之”等人都已死去,加上没有继承人,导致宦官专权。军事上,原来刘备,刘璋手下的旧部都已经死去,没有好的将领可以使用,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以至于最后,姜维一人独守剑阁,邓艾偷渡阴平,成都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武将出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演义:如果诸葛不北伐,蜀汉的出路何在?进亦忧退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