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11 产品质量

项目问题:产品完成质量不好;bug多;技术债爆仓
收集bug -》 bug分类 -》 针对性的原因分析

解决思路:三方面入手。

1、质量规划,明确项目的质量标准;

2、质量分析,追根溯源,找到质量差距的根本症结;

3、质量控制,在需求到发布的过程中,设置层层卡点来控制质量。

关于技术债,定期积极主动还债。

关键要点:

质量成本:事前防止失败的一致性成本;事后处理失败的非一致性成本。事后检查处理的代价是最高的;预防高于检查,预防错误的成本通常比在检查中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成本低得多。

质量规划,明确标准。规划质量,是识别项目及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并确定用哪些保障方法、改进措施来达到这些标准的过程。注意,在业务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质量标准应该是动态变化的。不同的项目对质量的要求也相差甚远,无法一概而论,因此,只能结合具体项目和项目阶段的质量诉求,对质量的标准进行合理定义。聚焦项目的整体目标上,质量作为目标的一部分,达到要求是最重要的,不需要追求质量的无止境提升。质量终究也是有代价的,是否够用取决于项目目标和要求。

质量分析,追根溯源。深入分析,定位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常用方法:

1、每月坚持开线上Bug分析会。召集产品、研发、测试,一期对过去一个月的线上问题,进行深入的根因分析,制定策略并推进落实。

2、持续进行内部Bug分类。从不同维度分析Bug原因,可按照具体引入阶段给Bug分类,比如需求不清、设计缺陷、逻辑错误、测试遗漏、变更引发的覆盖升级、历史遗留等,也可按照Bug类别分为功能问题、性能问题、界面问题、兼容性问题等。从数据统计上,就可以准确的知道,自己项目的质量问题主要出在哪个环节,下一步要先规范代码准入标准,还是加强需求评审, 以及哪些保障措施会更有效。

3、建立质量大盘,拉通不同业务线或模块的每月Bug趋势,对齐千行代码Bug率、Bug数/需求数的比率、Reopen Bug率等,对低于平均线下的业务线或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原因分析。

质量控制,层层卡点。

质量控制及卡点行为,要结合项目质量要求和团队的质量成熟度,一层一层地加强质量把关和收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11 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