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在读由读客新版的麦家《风声》一书,于是很自然地就想起了好几年前改编的同名电影《风声》,以及十多年前同样是改编自麦家的电视剧《暗算》。
想起同名电影《风声》是很自然的事,但想起《暗算》,如果是没有看过这部剧的,恐怕会感觉奇怪,但事实上却丝毫没有可怪之处。
因为《暗算》这部电视剧是由《听风》《看风》《捕风》三篇章组成的,虽然主角都是由柳云龙(在前两部《听风》《看风》中饰演安在天)主演,但最后一部《捕风》的故事情节却完全是改编自本书《风声》,与《听风》《看风》基本就是完全独立的三个故事。
不过,当时在收看电视剧时,却并不知道这个故事是改编自《风声》一书的。因此,可以这样说,《风声》一书所讲述的故事,我在不经意间看了三遍,只不过电视剧、电影和小说从三个框架相同但情节和结局完全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演绎。
相比电视剧和电影,小说给我的体验就是更加真实。故事从一开头就用大量笔墨描写杭州西湖畔的景点,对于本月初刚去过杭州的我而言,显得格外亲切和真实,这也是作者所要达到的效果——让每一个去过杭州的人,自觉地将书中故事发生的环境,带入到那座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名城。
而在故事的上部《东风》篇最后一章,作者直接以“我”的视角直接跳入故事中,以纪实采访的笔法来收尾,让人产生出“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的信服感。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感觉到一些故事逻辑上的漏洞,比如肥原一伙对李宁玉尸体以及对其遗书、遗画的处理,总给人仓促和考虑不周,与先前那种缜密的态度截然不同。
从以往阅读小说的经验来说,出现这样的问题,自然是要拉低小说整体的水准,但总体来说虽感美中不足,却也还是瑕不掩瑜。
就在我认为故事有“瑕”之时,阅读自然也就进入到下部的《西风》篇。《西风》篇一上来就把《东风》篇结尾处的那些“瑕”进行了彻底地揭示,让我生出这本书的创作本身就是一部悬疑小说的感觉。
作者令人叹服的地方在于,为了创造更加真实的阅读体验,直接将时间线拉到了当代,并且以“口述史”的笔法来为整个故事创作出另一更加合理的情节和结局,也将我在阅读上部《东风》篇是产生的疑问进行一一回答。从这个角度来说,《西风》篇的“口述史”主角顾小梦述说故事的对象并不是作者,而是坐在这本书前正在翻看本书的每一个读者。
就当我以为《西风》篇就是整个故事最完美的结尾时,小说的外部《静风》篇又展现在我眼前。如果说作为一名资深读者,我能够根据上部《东风》篇推测出下部《西风》篇的故事线索的话,那么我实在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来猜测《静风》篇到底要讲些什么,而这正是《风声》这部小说真正见功力和水平的地方。
《静风》篇的引子,是《东风》篇故事的讲述者潘老的去世。那句“这是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相信眼泪”,把《西风》篇的逻辑支点摧毁得七零八落。随后作者笔锋一转,讲述起了故事最早缘起的部分,用史家笔法将故事中的人物来历进行了一一解析——如斯创作,作者真的是想尽办法来营造故事的真实感,唯恐其故事不够真实。
《风声》是一部特别的小说,作者将故事拆分为《东风》《西风》《静风》三个部分,无论哪一个部分都可以独立成书。如果是独立来看,《东风》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二流小说,《西风》是一部“不够厚重”的口述史文学,《静风》则是一篇“余秋雨式”的历史大散文,都挺好但又都不够好。
然而,当把《西风》拼接在《东风》之后,《东风》二流小说的定位立马为之一变,成为一部逻辑严密、叙事角度多样的一流小说;而当《静风》组合进《东风》《西风》之后,《风声》就足以跻身超一流小说的地位了。
这个所谓超一流小说的定位,我试举一例来予以说明——
小说在《东风》篇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西湖的命倒是出奇的好,几百架飞机,先后来炸了十几个批次,把杭州炸了个底朝天,唯独西湖,像有神灵保佑一样,居然毫发不损,令人匪夷所思。西湖周围的众多名胜古迹也是受禄于西湖,躲过大劫。”
如果你真以为这是“匪夷所思”,那么在《静风》篇中就会恍然大悟——“松井下令炸杭州,肥原适时造访松井,且前者爱慕西湖,西湖终是躲过一劫,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西湖志》中有记载”。
什么是超一流小说?这就是,当让小说具备历史的真实的时候,这部小说就具有了对抗时间、成就永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