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在现今人口红利已尽,拉新成本越来越高以及流量成本水涨船高的网络形式下,裂变式营销无疑是用最低的成本、最巧妙的手法、获取更多流量的最好手段。支付宝战队分红包活动、好友邀请点赞活动引领了一波又一波的线上风潮。
选择>努力,喷薄而出的裂变力量
双11自2009年被淘宝“包装”成功之后,声势一年比一年大。去年 双11著名的“盖楼游戏”,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强制入场与其他队伍进行比赛。游戏采用连续作战机制,一旦开始PK,此后每天自动入场PK,要么一输到底,没有任何红包,要么赢得比赛,玩够16天获得最终红包。中途退出无法得到红包。不断地分享,邀请好友助力,就是为了将楼层盖高一点,PK掉对手,获得红包。
最终,据天猫数据显示:在“盖楼”游戏持续的三周里,累计近4亿人参与,被称为2019年“双11”最大的建筑工程。
今天的企业,一定要善于借助社交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的力量,在内容和福利的驱动下,触发用户身边的连接点,进而将用户的整个关系网络打通。当企业自有用户流量达到一定量级时,裂变的效果也就喷薄而出。
做裂变之前,需要对用户及产品进行分析、设计
AARRR模型是我们做用户分析的经典模型,是一个典型的漏斗结构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这五个单词的缩写,分别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获取用户、提高用户活跃度、提高用户留存率、获取收入、自传播。
做产品设计时,可以根据AARRR模型对产品各周期做针对性方向设计,形成闭环。
做产品分析时,评估业务流程节点的转换率,按AARRR模型找寻产品中存在问题,得出解决方案。
Acquisition(用户获取):使用各种推广手段,如地推、广告投放、KOL 推广、APP应用商店分发等途径,目的是获取新用户,运营黑话「拉新」。运营一款产品的第一步,毫无疑问是获取目标用户,通俗讲就是“推广”。如果没有用户,谈何运营。
Activation(用户激活):很多用户可能是通过终端预置(刷机)、广告等不同的渠道进入应用的,这些用户是被动地进入应用的。如何把他们转化为活跃用户,是运营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通过cpl可以有效的筛选推广渠道。
Retention(用户留存):用户进来后开始使用产品,让用户体验到你的产品价值,完成关键的转化,然后才能留存下来,长期持续的使用你的产品,而不是静静地成为僵尸。
Revenue(收入):获取收入是产品的核心导向,产品的关键指标之一,引导付费需要设计付费方式和商品特征,商品可以是实物商品也可以是虚拟商品,互联网产品赚取收入,先汇聚海量流量,再将流量变现,以及当前比较火热的「知识付费」「粉丝经济」等。
Referral(自传播):裂变传播,或者说病毒式营销,是最近十年才被广泛研究的营销方法,现在比较重视的运营方法,裂变传播能够带来自然流量的增加,减少推广成本,同时用户粘性也比较强。需要找到用户心中的核心利益点,是用户转介绍的内驱力。
常见的裂变形式
常见的各种裂变形式大多是双向奖励制,要求用户一定要邀请好友参与产品核心业务的体验,双方才可获得奖励,这种形式下受邀方必然会成为新用户。要点在于奖励的侧重方如何选择,以及核心业务的体验形式,在社交平台上衍生出来的玩法也是非常的多。
复利式的特点是互惠互利:分享人和被分享人都可以获得好处。经常作为裂变营销的起手式,以老带新,拉新获客。比如luckin coffee邀请好友各得一杯咖啡。
邀请不能是简单的注册,否则会被黑产联盟薅羊毛,所以分享人获得奖励的条件,尽量要在被邀请人完成交易链条的某个节点之后,这个节点越靠近交易完成越好。
众筹式的特点是人人帮我:分享人想要得到一个好处,需要先完成一个任务,靠自己一个人是不够的,需要让朋友来帮助他完成。帮助他的人可以得到好处,或者得不到。常见的众筹式有拼团免邮费、召唤好友帮忙抢火车票、支付宝的集五福,拼多多的拼购等。
共享式的特点是我帮人人:把自己的权益分享给别人,被分享人都可以享受到你的权益。比较成功的共享式有神州专车储值消费的亲情账户、支付宝的亲密付、微信亲属卡等。
裂变营销的本质可以说是把用户变成了推销员,除了上述的三种方式,还有通过用户页面的设计提高分享率、IP热度裂变、小游戏裂变、稀缺产品裂变、限时裂变等方式来提高裂变分享率,其本质是调动用户情绪促使客户多次分享多次裂变。这样的营销方法,如果操作得当,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不懂流量留存,流量再大也白费
用户留存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都意味着生命线,是生死问题。
“没有留存等于死”
“得留存者得天下”
“钱可以买来用户,但是买不来留存”
……
这些是行业里对于留存价值的一些评价,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拎不清留存本质的话,只能在追求留存之路上蒙眼狂奔,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会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AARRR模型大家都熟悉,留存就处在激活和变现之间,很难想到其处在核心位置,但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增长这件事,必须依靠留存后的用户,因为只有它们才会付费、传播,才有被激活的价值。
转变思维,即从顾客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
什么是顾客思维?花钱买量,一次成交,无自己的数据,常见例子是过去以广告为主的企业,市场费用高企,很难活得长久。什么是用户思维?自建流量,多次转化,有自己的数据,典型案例如“宝宝玩英语”,以社群和体验课为转化手段,拥有了超30万付费用户。
可见,在用户思维的指导下,才能有自己的流量,留住已有存量,创造更多增量。
存量带增量,高频带高频。
如何让存量带增量?很简单,让用户分享,而分享的前提是用户高频使用产品,但并非所有产品都是高频的,怎么办?提频,具体方式是创造更多接触点。
什么样的产品接触点多?答案是低价高频的产品。所以,如果你是高频高价、低频高价、低频低价的产品,可以通过特殊设计改造成带有“低价高频”特点的产品,比如“微保”就是典型的高价低频产品,其通过免费赠险、发布个人月报等方式显著提升频次,增加用户留存和分享。
总结,我们正处在增量时代逐渐被存量时代替代的浪潮中,如何存储、运营、发掘手中的流量变得愈加重要。不论是电商企业,又或是正在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都需要拥有一个私域流量池,去运营、维护好客户,从而获取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