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运动,我是认真的

眼看着运动100天打卡即将结束,不做个总结仪式,似乎对不住这100天来的坚持与期待结束后的那种兴奋。

从决定打卡运动那刻起,我便知道并且笃定自己可以坚持100天,因为已经有了一点运动的基础。2016年10月办健身卡至今,曾经陆陆续续在健身房留下我的汗水和照片。健身我其实走过很多弯路,从开始不明白自己的身体需求,只是跟着老师上一些集体课程,动感单车和瑜伽课;课后以为自己消耗足够多,就开始狂吃碳水和高热量水果零食。所以前期健身,并没有在体重方面有太多的改善。但是基础知识其实已经慢慢融入脑中,健身意识逐渐增强,运动的节奏也开始培养。所以,从一开始拒绝办健身卡到现在即使没有健身房也能按照自己节奏健身锻炼,这样的转变全靠两个字“坚持”。

当初包先生要我办卡的时候我是拒绝的,因为担心坚持不下来。25岁不到的年龄,似乎我从来没有坚持做一件事超过一个月。读书也好,运动也罢。我总是吵吵嚷嚷减肥,运动,读书,学英语,有被减肥前后的对比照片刺激过,有被公共交通上的广告吸引过,也有身边的朋友真实的案例惊艳到。但是,我还是没有在坚持的道路上走得超过一个习惯养成的周期。办健身卡是一个冲击。为了不浪费,为了有一个仪式般地开始,为了迎接自己的25岁。总之,我开始学着坚持。

运动打卡的100天里,我从没想过放弃。

1.微习惯的培养

这就要追溯到我为期8个月的运动史。

从17年10月开始,当时我在成都重庆旅游,每天火锅,串串,美食补给源源不断。但是同时,身体也适应不了极度辛辣和多油的饮食,当天狂吃暴饮总要拉肚子好几次。那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表面的风平浪静并不代表实质的强壮。强身健体迫在眉睫。此后,我开始每天定一个小目标,每天关注一件事,从养成微习惯开始。每天的目标是,走跑10000步。每天的动力是完成1万步之后可以在微信运动里捐步数,帮助到一些人。日行一善,求一个安慰。

2.跟踪过程性成长

与此同时,我也会不间断去健身房上课,每周保持2-3次,每次两节50分钟的课程的频率。每次课程结束都会在自己的健身日历上标记颜色。这种方法是希望在过程中见证成长,是鼓励也是坚持的方法。

3. 克服挫折的意志力       

坚持的路上也遇到过大小无数次的挫折。春节在家期间,没有健身房的打卡记录,没有跑步机的时候,我试过爬楼,试过在清晨零下几度的天气里绕着小区跑步,试着在下雨天的车库里跑步,也试着在家里方寸大的地方“裸跑”。所谓裸跑就是模拟跑步机的功能原地跑步。尝试过这么多困难后,我发现自己在运动跑步或者刷步数方面变得无所不能。无论是出差在外也好,在家休假,去会朋友亲戚也罢,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实现每日的微目标。微目标的达成给了自己很多自信和成就感。每一次遭遇挫折,都是对个人意志力的极大考验,坚持一下,就能熬过去。熬过去,明天更有趣。

4.目标的指引

有了微习惯基础之后,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更多,每日的1000步小目标已经满足不了身体对运动的渴望。我逐渐在增加运动量,并且不断给自己目标,突破自我。从每周跑步10km到每天练瑜伽,再到每天瑜伽+有氧运动+拉伸+10000步。目标的设定,是给自己不断突破现状提升自我身体素质指引。如今的我每天能够做到的基础运动量是早晨30分钟瑜伽+1000步,在跑步方面也有一定突破,从每周10km需要跑三次到如今每次跑步5km。也许下一个目标会是半程马拉松,谁知道呢?只要在学习,在成长,下一个奇迹也许就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5.群策群力

目标之外,也会有沮丧和无助,自我否定的时刻。而且这样的时刻并不在少数。尤其当成年人将生活、工作、学习和自我成长所有的事情都压到身上时,每一个小小的挫折都会成为打击自己的利刃。此时,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身体的需求和变化,还有心理的变化。一个人无助时,找一群人来排解。一个人无聊时,找一群人安慰。总有一句话能抚慰到自己。所以坚持的道路上,我有很多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一起,无助的时候,回望来时的路,把成长的过程拿出来自我剖析或者给大家剖析,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你怀疑自己每天练瑜伽是否有用时,别人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都能给你无穷的力量。我去参加线下分享会时,初次见面的小伙伴说,你就是群里练瑜伽的xx吧,能看出来有瑜伽和舞蹈的精气神,当时我心里小鹿乱撞。看来积累确实需要过程,变化总会潜移默化地发生。


100天的运动打卡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无数个100天,运动健身,我是认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健身运动,我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