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

                                                             家庭子女教育(八)

                                           ——对孩子溺爱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作者:奉法如天

                                                                 2021年8月9日

        小的时候听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死刑犯,在他被执行枪决的时候,执行人员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这个死刑犯说要最后见他妈妈一面。于是,经过请示便同意了这个死刑犯的要求。

        很快死刑犯的妈妈就来到了刑场,这个死刑犯见到他妈妈后,便抱住他妈妈痛哭起来,他妈妈也难过的泣不成声。等了一会儿,死刑犯对他妈妈说:“妈妈!让我再最后吃一次你的奶吧!”他妈妈毫不犹豫地让死刑犯儿子吃了她的奶。

        当死刑犯用嘴亲住他妈妈的奶头时,并没有像正常人一样吃他妈妈的奶,而是用牙咬住他妈妈的奶头一直咬了下来。把他妈妈疼得几乎昏倒。

        死刑犯把他妈妈奶头咬下来之后,恶狠狠地对他妈妈说:“我小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在我做坏事的时候多打我几次,我何尝能走到今天!”说完话,他被执行了死刑。

        我们姑且不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就这个故事的包含意义,大家一定都非常清楚。

        现在人们,由于生活条件好了,对子女都十分疼爱有加,总怕自己的子女吃苦受累。尤其是国家自从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家庭子女少了,这更增加了家庭对子女的疼爱之情,不仅子女的父母疼爱子女,子女的隔代直系亲属更是对孙子女百般疼爱,万般呵护。

        孩子要吃汉堡包,那就不能买狗不理包子;孩子要吃薯条,那就决不能买红薯;孩子要月亮,那决不能给星星。孩子要学习,父母还得陪在身边,时不时地还得奖励一下,做了一道题做对了,就得满足孩子要求玩手机,考试考得不错,就得给金钱,吃饭吃饱了,还得说做得好。

        本来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还怕孩子受累,父母还得替孩子代做;孩子去和同学玩会儿,还怕孩子让人欺负,还要跟在后面当保镖;孩子在外面做了错事,先问问孩子别人是不是欺负你了,从来都不会从客观事实去了解。

        在家里也从不会让孩子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像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即便学习好,自私、自利又没有实际能力,没有公益心,社会、国家也不会使用这样的人。

         现在的人们,除了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将来走向社会以后,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增加公益心,如何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如何遵守公德等等这些人的基本规则,却很少有人关心。家长所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分数,在班里的排名,除了这些,其他的一概不问。

        殊不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走上社会为社会服务,是要接受社会不同需求的挑选,而挑选的最基本条件,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就是个人品质。

        试想一下,一个个人品质不好的学生,即使是他学习成绩很好,如果他的品行不端,那他做坏事的能力也就越强。单位不会用一个做坏事能力强的人。一定是用那些品格高尚,有专业知识,有公益心,勇于献身的人。而决不会用一个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私事,遇事不为别人考虑,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事情就是这样,凡事都有个度。爱也是一样,如果爱得过了头,那可能就变成了溺爱,溺爱的结果就如前面例子里讲的那个死刑犯一样,最终可能走向不归路,溺爱表面上是“爱”,但实际的结果却是“害”。


                                                                                                              写于2021年8月9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