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一场相互试探和犹疑

昨天看完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最后一章,在无限的感动中读完了最后的文字。我是先看的电影,电影给了我很大的感动,意大利美丽的海边风景,轻松的家庭氛围以及那份找到自我的爱情都让我心生触动。一年后我才看了小说,才发现小说和电影的区别很大。

看电影的时候我有很多看不懂的东西,在小说里都得到了解释。

故事情节是大致一样的,写的是奥利佛和埃利奥共同度过的六周,在这六周里,他们品尝了这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滋味,他们认为这份感情激发了真正的自己。

不一样的是,整本小说大部分是在描写埃利奥的心理活动,描写出了一个人在喜欢上一个人的过程中所有的心理活动,试探、猜疑、不安、苦涩、敏感、高兴、嫉妒等等,作者将这些暗恋中的情绪完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认为,这是一本细腻到不能再细腻的小说。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也是一个高级小说家的才拥有的本领。

最后一章魂牵梦萦处全部在回顾与奥利佛的相处瞬间,整本书的最后一段话是最让我受感动的一段文字,所有积蓄的情绪在最后一段全面爆发,最后化为眼泪。

“如果你什么都记得,如果你真的和我一样,那么在你明天离开之前,或即将关上出租车门的瞬间,当你已经向其他每个人都告别,此生已再无其他的话可说时,那么,就这一次,请转身面对我,即使用开玩笑的口吻,或当作事后无意间想起。当我们在一起时,这对我来说可能极为重要。就像你过去所做的那样,看着我的脸,与我四目相对,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敲出这段文字的瞬间,我又不争气的哭了,我的脑海里又回想起他们在一起的一幕幕,就像往事浮现心头,他们曾在一起度过一生难忘的六周,却在往后的二十年都无法释怀,这份对对方的感情,即使过了二十年、即使在奥利佛娶妻生子之后,依然在两个人的心中。

“我不知道我害怕什么,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烦忧,更不知道这般轻易造成恐慌的事,为何有时感觉像最黑暗时的希望,会带来不真实的喜悦,套着绞索的喜悦。与他不期而遇,我的心怦然一跳,让我恐惧又兴奋。我怕他出现又怕他不出现,怕他看我又更怕他不看我。”

这段话将暗恋时期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淋漓尽致不是说语言写得多么优美,而是是否写进人心里,这段话的每一个字,都是我的心情。

与喜欢的人不期而遇,双目对视的那瞬间,心跳似乎已经停止。交集过后,再回想那一眼对视,他看清我脸上的东西了吗?我今天脸上长了痘痘,真丢人;刚刚我们离得那么近,怎么就没打声招呼,又错失了听到他声音的好机会;我的眼神像慌乱的小鹿,他却淡定的像不认识我一样。这些想法一一涌上心头,胡思乱想是单相思最明显的特征。

电影里埃利奥最先对这个从哈佛来的博士生奥利佛没有任何的好感,甚至还有点讨厌他,因为他没礼貌,而且总喜欢说再说吧。

看了小说才知道,埃利奥一开始就喜欢上了奥利佛。他们的初见是埃利奥受命去迎接来为父亲做翻译的哈佛博士生奥利佛,“宽松的蓝衬衫如波浪般起伏,胸口大敞着,戴着太阳眼镜,头顶草帽,上下都有肌肤露出来”这是埃利奥对这个哈佛博士生的第一印象。

这第一眼,埃利奥就喜欢上了他。因为在埃利奥回想起自己是从哪里开始这段感情的时候,他早已注意到了他身上的每一寸肌肤:那件衬衫,卷起的衣袖,浑圆的脚后跟在已磨损的布面草底凉鞋里滑进滑出。

小说多次描写奥利佛的皮肤,作者形容那是六月末麦田般金黄般的肌肤。所以,可能在埃利奥见到奥利佛的第一眼,便被他迷人的外表所吸引。或许两人之间就是天生的互相吸引,就好像两块磁铁,不断的吸引对方靠近。

埃利奥对奥利佛的最初印象还有一句“再说吧”,他很喜欢说那句“再说吧”,奥利佛是个让人心灰意冷的高手。他不知道,他那句“再说吧”是多么让人失落和伤心。所以前期埃利奥一直觉得奥利佛是不喜欢自己的。

“再说吧”是句冷飕飕的告别,更是一种毫不婉转的拒绝,仿佛就是你在故意的讨好他,他却冰冷的将你推开。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连续看了两部同性恋电影,一部是《月光男孩》,另一部就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两部电影改变了我对同性恋的看法,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他们之间的不易。

月光男孩的主基调就是悲伤的,所以,相对来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是个愉快的经历,至少,那六周是愉快的。同样让人心头绞痛的是在几十年之后,这两对情侣依然深刻的记得自己曾经的伴侣,并且不能完全放下。

因为是同性,所以他们的相恋在伦理上就是错误。还好埃利奥有个非常开明的父亲,他的父亲并没有戳穿他,也并没有责怪他,他父亲认为,每一个人都曾经这么冲动过,埃利奥是释放了真实的自己,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恋爱不易,同性之间的恋爱更加不易,希望有一天,“同性恋”“les”“gay”这些字眼都能消失,同性伴侣可以如异性伴侣一样在阳光下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一场相互试探和犹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