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如人生,只有故事没有答案的《我的二本学生》

总的来说,本书仍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作者原本也是一名普通院校的学生,博士毕业之后,在广州的一所二本院校担任老师,也因此得以接触形形色色的二本学生。他们的故事,汇集成了这本书。

其实,和微博故事、公众号故事,类似大冰、张嘉佳的故事,以及现在传播度更广的抖音故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些故事,都不一样、都很感人,在叙述“经历”的同时,很多也会触及“时代”对个人的影响,以及“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塑造,但往往都是浅尝辄止。只不过,本书的记录对象,是“二本学生”这一群体,也因此让本书有了这样一个“鲜明”的标签。

加上本书记录的人物、故事的“真实性”,比上面提到的“渠道”,相对更可信。再加上,作者作为大学语文老师流畅平实的文笔。这些原因,使得本书又和上面提到的故事集有所不同。

作者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愿意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难能可贵。因为一个社会的稳定性是由它的中产阶层决定的,而中国现在和未来的中产阶层,很大一部分都出自二本学生,他们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基本面,意义重大。

一、二本学生的生源特点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

二本学校有两个共同特点:

1.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考虑,地方院校会有限为本省学生提高就学机会,所以大部分生源来自本省。

2.从出身阶层来看,承接了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城乡教育水平的分化,导致寒门难出贵子。对于他们来说,来到大城市上学,一方面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好处,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交通便利,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受由此带来的代价,比如:城乡教育差距、留守问题、贫富差距造成的内心冲击等等。对于他们来说,更需要靠后天努力去弥补出身的缺憾,改变原生家庭的不利条件,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

二、二本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精神气质如何?

这是一群毫无精英理念、只抱有实用主义立场的年轻人,他们在本该最具活力的年龄,却表现得暮气沉沉,缺乏反思能力和学习精神。

教育像一场慢性的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默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应试教育培养的出来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我驱动力。在完成高考目标之后,很容易变得空虚和迷茫。进入大学之后,还没从中学时代的紧张焦虑中排解出来,就要面对就业、买房和结婚生子的压力。虽然曾经经历过大量的应试训练,依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城市的学生都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而农村学生则对应试教育更为感恩,因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机会。但是这些学生,很少能提出让人惊喜的讨论和质疑,只有平和中正,缺乏张扬放肆。

二本学校很多专业课程设置都是实用型的,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功利心态非常普遍。相对于职业技能的灌输,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更为核心的任务。职业技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被淘汰,而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让人终生受益。

三、二本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发展前景如何?

他们没有太多野心,安于普通的命运,能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一份过得去的工作。

近30年的几代二本学生的就业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是由教育制度、经济体制和房价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的。

1.没有市场化之前,在国家包分配的前提下,个人、单位和国家的联系非常紧密,个人对单位的忠诚度非常高。很多成为单位的骨干领导,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都属于中上水平。当地就业的比例超过九成,高考确实改变了命运。

2.2006级的一批学生,都在广东,对自己的就业情况都相对满意,不需要通过文凭的提升去改变生存情况,都在房价暴涨之前买了房,获得相对稳定的发展,实现了向上流动。

3.最近几年,文凭进一步贬值,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高不可攀,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在一线城市购房置业,难度极大。越来越多人加入考研的队伍,一方面为了缓解眼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提升未来在就业市场的议价能力。考公务员、考研、进入银行是他们的首选,但是真正能顺利考入的并不多见。

相对985的优等生,二本学生没有对自己寄予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反而更能适应现实的平凡,显得生存能力更强。需要帮助他们唤醒对真实生活的感觉,说出自己真实的困惑,引导他们坦然面对个人生活的挫败和不堪的经历,只有走过这一关,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真实的自己,才能更顺畅的进入社会,更加顺畅的进入社会,更好的承受社会的复杂和压力。

世界已悄然改变,对大多数人而言,日常生活并未产生太多的变化,但那宏大的转身,终究会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会介入年轻的生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如人生,只有故事没有答案的《我的二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