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哲夫讲“香港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家国情思”

第一次听哲夫讲课,是在市文化馆讲“都挺好与传统文化”,当时听得津津有味,感受颇深,收获良多,第二次听他讲课,因为腰疼只是匆匆坐下了几分钟,内容和主题都不记得了,但是对哲夫博学多才、旁征博引、授课内容富有诗词歌赋、巧思妙论的印象已经形成。

今天,哲夫在东江书院作《我的中国心——香港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家国情思》,这是一个与当下形势非常契合的话题,最近由于工作原因,我对家国的关系也作了很多思考,当然也由于工作,讲座迟到了,甚至一直有各种信息干扰,这节课听得不甚认真,在此,也跟授课老师道歉。

我开始听的时候,课程已经到了讲各爱国爱家的古代名人,说实话,我孤陋寡闻,好多人名我都是第一次听,还有那些名人们的篇章、包括对罗浮山、博罗、西湖、丰湖的由来的探究故事,这也说明听哲夫的课,是能长知识、知历史的,以后跟人聊惠州都能显得有文化。

讲到了粤剧,张国荣演绎的《帝女花》,让我阵阵感动,忽然觉得若是受人喜爱又有实力的歌星都来唱唱粤剧,粤剧要火。

然后到了上台读粤剧台词的环节,说实话我就是那个没准备的托,当然在哲夫有没粤语比较好的校友的时候,我在群里举起了手,我收到诗词,原本想着学一下怎么唱,我点开来听了一遍,实在有点难,于是就放弃了,但是我还是很激动很感谢哲夫,我真的就在上个星期,不小心点开学子强国里的一期朗读者,刚好有许鞍华,她导的电影我刚好大部分都看了,且都很喜欢,到她朗读的时候,我一听题目《也斯寄来邓阿蓝和我的合照  回答》,我心想这么直白浅显的,什么东西,当她缓缓用粤语读来,我觉得又震惊又感动,而这一次我有机会用粤语在台上读一段词,亲身感受粤语文化之美,我在台上太急太紧张,讲了诗歌无国界,其实应该诗歌不分语言,方言的美只有用当时的人们的语言去表达和感受,才更能体会,才更能如临其境。

讲到香港文化不得不提到金庸,他的那些一部部给我们几辈人带来无数欢笑泪水的武侠经典,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电视剧,我们看或许只看谁武功更高、看哪段爱情更感人、看金大侠对角色的精彩绘制、内心的到位捕捉和故事情节设计的脑洞大开,但我们确实很少会去想这些人物和故事的背后是什么?讲课中提到了,小说设计不管怎么变,爱国是底线,还有乔峰这个人物就是港人认同焦虑的折射,艺术和思想源于生活,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所以产生了特定的文化,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的。

讲座还提到了香港电影文化,第一部香港粤语电影是在1913年,70年代的香港电影都是普通话的,还介绍了一些著名的香港电影导演以及一些大概情节介绍,总结了这些香港电影都是以中国特色、中国文化为基础或者背景,是电影成为经典令人难忘的重要原因。

提了电影就不能不提香港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香港流行歌曲,那些耳熟能详的香港歌曲,那些美得不得了、句句入心的歌词,听了今天哲夫的课才知道,原来很多都和古代诗词异曲同工、都能找到丝丝缕缕痕迹,这些香港作词人都是中国诗词的大师啊!

课里有引用分析香港问题根源的评论,哲夫也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希望香港能早日平静,希望广东越来越好,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香港文化和岭南文化都越来越繁荣。

在课程里有参与的环节总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比如还有一位潮汕的校友的诗词粤语朗读,比如哲夫跟美女校友阿朱的深情演绎,小美女艳压全场,在线上线下都引起了骚动,就是书架挡住了好看的小脸。上课有小彩蛋,是哲夫的招牌了,但我还是比较喜欢上次那个都挺好的配音,很入戏,把现场的人都感动了,虽然我猜哲夫有尊重金庸原著和每次都创新来点不一样的意思,我觉得这次如果像上次那样直接选电影的片段来现场互演,会更有效果。

感谢哲夫精心准备这么一场有情怀有文化的课程,期待他下个主题的研究和分享。感谢才哥提供东江书院这么好的场地,而且才哥还预告了下周的精彩课程,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听课和授课,满心期待中。

最后呢,提点个人小看法,我总觉得我们的校友有点小拘谨,不够活泼。然后,我在想,我们的课程也可以多元化一点,不一定每次都这么高大上,我在想也向哲夫学习,给大家准备个“科学育儿那些事”还是“实用的心理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哲夫讲“香港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家国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