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和衰弱的原因(房价)。

      一个城市之所以建在这里,是有原因的。主要有几类:一是边关防御(嘉峪关)。二是河运商贸聚集(柳州)。三是海运物流中心(广州)。四是特产资源(普洱市,大庆市)。五是省会。六是文化科技中心(例如现在的松江大学城)。七是旅游休闲城市。

      一个城市的价值,完全是以其主业的容量决定的。当这些城市的主业不复存在了,这个城市就会迅速衰退。

        保定原来是省会,现在不是了,立即就不如石家庄了。

        扬州,原来是重要的盐业集散地,靠海取盐,靠河内销,富甲天下。现在,这个功能不存在了,就没花头了。

        宜宾,靠酒厂存在。目前酒厂生意不错。但是,资源单一,经济规模是有上限的,宜宾要想超过成都,那是不可能的。

        自贡靠盐,榆林靠煤,现在不行了。泰安靠山,旅游还可以,但经济结构单一,本地企业不强,很难赶上济南。

        区域性贸易集散中心,随着运输方式的改变,往往变化极快。原来柳州比桂林好,但现在走公路铁路了,桂林就起来了。

        也有咸鱼翻身的,现在流行养生,海南各县,北海防城港,就吸引了大量的东北人口,房价坐了火箭。

        深圳为什么超过了广州?因为深圳的科技企业,数量多,利润高。但是,高科技也有巨大的发展不确定性,如果杭州超过了深圳,那么深圳的人才就会跑杭州了。

        北京肯定是最好的,除非北平。

        上海得益于国际贸易港口。如果对欧美日澳的外贸继续存在,上海港是链接内外的最好港口(包括空港)。完全不依托海岸线和河道地势等自然条件,重新修建交通网,在经济上没有可行性。

        大多数县城没有前途。在经济学上,县城完全没有意义了。

        绝大多数城市的起步,是因为经济原因。但县城不是的,它完全是封建王朝,在当时落后的运输通讯制约下,为了行政管理,人为搞出来的。县城一般选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方便征粮征丁。县城的规模历史上一直是很小的,因为它只需要完成少量经济任务即可,搞太大了没有经济意义。

        但是,近十几年来,通过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集中,县城人口聚集,楼市迅速扩大,而且购销两旺。实际上,绝大部分县城是消费城市,中老年打工仔在沿海打工,把钱寄回老家县城,老婆孩子在县城读书生活。绝大部分县城基本没有什么好的经济产业,无法维持10-20万人口以上的安居乐业。

现在,各省城降低落户门槛,源源不断的从县城乡村抽走青少年。十年后,县一中的下场,基本就是现在镇中学了。一旦青少年移居走了,老婆孩子也不回来了,剩下的老年人基本没什么消费,本地企业找不到年轻人也黄了,最后就是一拍两散,冷冷清清了。

      我查过很多县城,本地工业企业大多小乱散,或者是大企业的分公司,没什么自我发展的生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发展和衰弱的原因(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