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演讲

        当今者看《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许会直接把愚公理解为“愚人”,至少有些人是这么认为。然而,一方面那些人是对的,而另一方面他们却是错误的。刚刚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以为不会因此文章而出现正反方,可是结合了当下人的思维与曾经的封建社会人们的思维,更深的理解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便有了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古人看愚公,看到的是他们念想中赋予愚公的所谓理想和抱负。在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礼教下,人们缺乏反抗专制的信念和追求理想生活的能力,所以他们把他们冲脱隐形束缚的渴望寄托在《愚公移山》上,以此来表达他们的语表未达的意志。可是为什么他们宁愿把自己的自由和未来都押在一个不可能为他们“服务”的人身上,而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解决呢?难道这就所谓的“沉默的羔羊”吗,连反抗都已经忘记了?愚公移山在这个时候出现,无疑让他们看到了一丝让自己脱变的希望之光。他们把它当作一根救命稻草,牢牢的抓握在手里。他们以为他们开始觉醒了,以为他们开始反抗了,但在实际中,在他们的行动上,一切仍是风平浪静。愚公认为,子子孙孙坚持不懈地移山,终有一天会移平。当然,按照愚公这样坚持不懈的发展下去,绝对会成功的。到那时候,一眼望去,视眼开阔,心胸坦意荡。

  当所有的人一意如初的在对愚公精神赞美的时候,我本不想个不服众,鹤立鸡群,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我却坚持站出来说,不。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说到这里,按我们之前对文章的理解来看,河曲智叟应该是被愚公驳倒了,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就是专制意识在萌芽吗?愚公其实只是说出了一个可以行的通,但又不可以行的通的可笑的证据来证明他的决心是正确的罢了。如果他不专制地让子孙世代一直移山,那么谁能说愚公家族不会出现一个丞相,一个商人,一个外交大使呢?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的权力,而父母只是一个辅导者而不是决策者。理解到这里,我们忽然恍然大悟“河曲智叟亡以应”不是对愚公的认同,而更是一种处在高处的不屑。

  在没有专制下生活的“愚人”们看来,山是阻碍,是屏障。但是在专制头脑的人看来,山有可能会给他们带来自然资源。既然山会阻碍他们,他们为什么没有想到可以搬个家,换个地方住呢?何必煞费苦心疯狂地想去,移走一座山呢?况且如果以我们现代社会的角度来思考山也代表着自然生态,况且现在社会资源短缺,把那一座山换到现在来,将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可是,我们依旧如愚公一般,破坏着和谐的自然,自以为战胜了自然,其实却不曾发现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已经展开了。

     这些闭着眼睛,以他们所谓的真理为感官的人们,仿佛一直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沉睡着,而且只要他们的思想不改变,这种沉睡就不会使他们醒来。被观念禁锢的人们,请你们快快醒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愚公移山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