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名士,自风流(一)

《战国策·齐策四》记载一天齐宣王会见颜斶,“小子,过来”,颜斶:“你过来”,宣王顿时不爽,旁边侍臣说:“大王,您是人君,颜斶只是个小民,也太狂了吧。”“不然,让大王您过来是礼贤下士,让斶向前则是趋炎附势,与其让我做小人,不如让您做个贤君。”宣王大怒:“妈的,是我当王的牛批还是你这当民的牛批?""当然是我更牛批了,当王的算个求。之前秦国捶齐国的时候下令敢在柳下惠坟周围五十步樵采的立诛不赦,谁能取齐王首级赏千金,封万户侯,由此可见,活着国君的脑袋还不如死去贤士的坟墓。”宣王叹息道:"唉呀我自取其辱,以后你就是我大哥,我跟你混了。”“你不行,不配跟我混,溜了溜了,不许跟着我。”

  以上是战国策中齐宣王与颜斶关于士的一番对话,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春秋战国时代,有像孔子及其弟子及其他诸子那样著书立说,开学授徒的学士;也有像伯夷叔齐,季札仲连那样高韬绝行的修士;也有像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那样为知己者而死的侠士;也有像苏秦张仪那样,纵横天下,舌灿莲花的辩士。且不论是非功过,以起于闾阎之身,有过于常人之处,传名千载不废。

西周分封制度下的等级制度是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到了战国基本已经将士大夫并称,可见此时已经是低级贵族与知识分子并称的代名词了,低级贵族不满足于自己的社会地位,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后奔走天下,献出自己的才能计策,来改变自身命运。

  《荣辱》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士人重视自己的尊严,有刑不上士大夫之说,被用刑视为奇耻大辱,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传闻孟尝君养士三千,平日于士人同吃同住,有一天,一个士人坐在角落里,可能光线暗怀疑自己的饭菜与其他人不同,要求与孟尝君比对,发现一样,立马自刎而死。重视名誉过于生命在那个时代的例子比比皆是,也对后世几千年士人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也称士人为士君子。

子贡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的问题。孔子回答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一是指出了士人的官吏身份,对士人的才能做出要求,二是要有羞耻心,是对道德方面的要求。 这两方面的统一,才能称的上士。

而士人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也确实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诸侯惧”,正是那个时代士人活跃在政治舞台的真实写照,苏秦合纵六国,秦国逡巡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张仪为连横,破合纵之策,智戏强楚。这类士人的智谋在诸侯国的竞争中起了强大的作用。诸侯纷纷延座设金以求取天下贤才。郭槐千金买马骨为燕昭王求得贤才,终报强齐;魏文侯扶轼于段干木之闾,国强天下;四公子揽客三千,名闻天下。

几千年过去了,那些士人的名字还如群星搬闪耀在历史的星空上,供后世来者仰望评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名士,自风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