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形成论》书评

1.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卡尔·R·罗杰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代表人物之一。这本书也是他的代表作,看完了整本书,我自己把这本书分为3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罗杰斯的个人生活经历,简单阐述了一下作者自己几十年来的个人生活经历,和若干他自己体会到的一些有意义的生活经验。

第二部分罗杰斯提出了他自己多年来的促进个人成长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未来可能成为理论,但现阶段还不成熟的助益性的以当事人为中心治疗关系的假设,开展了一些尝试性的谈论和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罗杰斯描述了这个理论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包括教育,家庭,团体,个人等等领域。并且如何才能促进和改善建设性关系的一些因素条件。

2.我的感触

罗杰斯提出的助益性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理论竟然把我心里想说的表达了出来,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感触到的,或者有一种直觉但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东西:这个社会为什么会向前发展,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自然倾向是向前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就像一粒种子,只要生长的条件允许,例如,水分,阳光,温度,那么这个种子就会扎根,发芽,抽枝。这难道不就是动物,植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共性吗?是不是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潜能。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的体验经历组成的,只有我们真正的,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我们的人生就在走上坡路就在走向幸福的路,这也就是我们的生活啊。

如果我能提供某种类型的人际关系,那么对方就会在他自己身上发现运用这种人际关系来促进成长的能力,同时也就会产生个人的变化和发展。

这种关系我们暂时叫做——助益性的人际关系。作者提出的假设,只要3个条件满足了,就可以实现个人的自然成长的倾向,一是真诚透明,做真实的自己,二是接纳和欣赏当事人,三是理解当事人。只要这些条件满足了,个人的人格就会改变。

最后两章,罗杰斯多次提到斯金纳这个人,看完后,真的醍醐灌顶,有种吞了整个银河系的感觉。看过不少心灵鸡汤以及在微信上订阅了很多的正能量公众号,但当看了这本书后面两章后,受到了震撼。

我自己前一段时间,看了一多半叔本华写的《人生的智慧》那本书后后,就有了这种直觉:那些心灵鸡汤是不是就是行为科学提出的那些理论的应用,或者说就是我们大众每个人生活中总结的实现个人梦想的经验。是不是应该在行为科学来个分枝,叫做成功学,然后专门有成功学的科学家开展研究。

如果真的如同我所设想的这样,那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喝鸡汤”了,而不应该人人都嗤之以鼻所谓的“毒鸡汤”。如果不是我假设的那样,那心灵鸡汤遇到行为学,就真的如同小弟见到了大哥。说实话,业余的和专业的就是不能比,那些心灵鸡汤真的要给他提鞋了。

作者的语气非常温和,但是却有种掷地有声的自信,谈到控制过程的步骤,为了预测和控制最终得到目标,只要得到三个条件,目标,科学的方法,以及接触到前面的两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满足时,那么我们就能成功。

一个社会依据行为科学来规划自身生活的第四步,是个人要接触到前面已经提及的方法和条件。 当个人侵染于那些条件时,极有可能会导致那些渴求的行为得以发生。于是,人们会变得具有生产力,或者变得顺从听话,或者成为任何一种样式的人,只要他符合事先确定的目标,一切万事大吉。

看完最后一章,罗杰斯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个是行为科学,一个是社会学。当作者讨论人是不是自由时,给我很大的震惊,作者似乎也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罗杰斯他自己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最后说这是美好生活的赝品。下面是作者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会促进行为科学的进展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如果我和他人努力的结果竟会使人变成机器人,成为一个由人自己创造的科学来塑造和控制的傀儡,我的确会感到十分悲哀。如果未来的美好生活归结于通过对个人环境以及个人奖赏的控制,最终使大家毫无例外的成为具生产力、适应良好甚至感觉幸福的人,那么,我不想与此有任何瓜葛。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美好生活的赝品,他似乎什么都不缺,唯一缺少能使生活变得美好的真正要素。

显然,作者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后作者又提出了人的主观选择,主观能动性。然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由什么决定的,毫无疑问,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所以作者得出这个事实,会不会是作者的妥协,或者这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是科学——一个新东西产出之时,起初总会有人反对直到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了——的必然阶段。

我们不能通过检查产品或者成果来进行这种区分。创造的根本要素是其新颖性,而对此我们却缺乏判断的标准。其实历史早已表明了这样一个残酷事实:一种成果越具有创新性,其影响越广泛,就越有可能被同时代的人们判定邪恶的东西。真正具有重要影响的创造,无论是一种观点,一部艺术作品,还是一个科学的发现,最初往往都容易被人看做是错误的、有害的或者愚蠢的,然后有可能被公认为显而易见、无需证明的东西,不知多少年以后才最终被评价为创造性的贡献。显然,同时代的任何人都不能在某一创造性成果形成的当时就对该成果作出令人满意的评价,而且创造的产品越是新颖奇特,这种情形就越普遍。

我的恐惧是,未来我们不是自由的。我的依据和行为科学一致,我们都是由环境决定的,或者说塑造的。我们每个人出生那一刻就像一张白纸,然后开始由环境刻画,塑造。我自己畅想了一下,我们能不能做一个以人作为小白鼠的实验,给多个婴儿同样的环境,让他们在所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培养,然后能不能得出类似的人,包括思想,行为等。其实我想应该差不多。就看现在的国家与国家的文化差异就知道了。

3.本书特色

作者写这本书的风格非常人性化,和作者介绍的理论相一致。

作者用词非常准确,细腻。是不是心理学家感情更细腻呢?

每一章作者都有完整的出处来源,以及结论。

作者组织这本书,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前几章介绍自己的经历,形成自己的观点。中间则着重介绍自己的疑问,自己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尾,则介绍了几个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能够应用在自己生活上的应用实例,我们可以参考。

书中,有几章写的非常浅显易懂,一是关于要科学还是要人的那章真的是惊到我了。关于科学和人,主观和客观的两个方向的精彩辩论。后面的介绍的关于行为科学,有关创造性和控制等非常精彩。

4.我的看法

这本书是我这么多年看过最好的一本书了,如果我只能看一本书,我也会选择这本书。罗杰斯提出了大量的个人思考的观点或者想法,心理历程其实有很多我自己在生活中也或多或少感触到过,或者直觉就是那样,但是我自己却不知道用文字该如何表达,但作者却都完美的形成了文字 并且优雅的讲述了出来。这让我有种感觉就是,自己千万不要在读过很多书的人面前装逼,因为我的一举一动在这个人面前都是透明的,很震惊,仿佛自己就是一只,被别人看的一清二楚而没有穿衣服的裸体的猴子。

此书有36万字之多,一定要克制自己,尽量不要片段看,最好一章一章的看。而且不能看一遍,要至少看两遍收获会更多,体会作者的理论也会更深刻。

看完这本书,我想要接下来读一些“当代世界学术名著·心理学系”罗杰斯本人的作品《罗杰斯著作精粹》,还有书中提到的反乌托邦三部曲,其中的《1984》,有时间把其他的两本也看看。还想看一些关于行为科学的书,例如《行为科学说什么?》,费孝通写的《乡土中国》。如果有时间看看《社会心理学》,上大学期间就买了这本书,大致翻了一下,一直没有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人形成论》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