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游戏不该成为家庭教育问题的借口
近日,一位家长在游戏群怒吼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
原来,这位家长的儿子沉迷游戏,难以自拔。
她想方设法从儿子同学的手机里,点进游戏群,愤怒地发表了一大串语音,控诉游戏群对儿子的迫害:
“你们这个是什么群?为什么要拉我儿子进来这里?搞得我儿子三更半夜都不睡觉,影响他的学习!”
“群主在哪,快点出来。再不出来我去报警了啊!”
“麻烦你们,真的太过分了!你们搞这个群干什么?我儿子,每一科的成绩都不过那个平均分呐!他现在初二,你叫我儿子怎么办啊!他还不到高中啊好不好!你们害死我儿子了!”
“你们这400多个人......一天到晚上网,是不是个人呐。”
家长怒气冲冲地控诉完,竟忍不住哭了起来。可见,内心有多么激动和无助。但网友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有网友评论说:“家长就没有责任吗?什么都怪游戏害孩子。”
还有网友说:“家长总是把孩子的成绩下滑归咎于外界,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其实,网友们的评论是很有道理的,有些家长遇到孩子出问题,总认为是外界的错。
正如微博上流传很广的一段话中所说的那样:“我们不需要知道电子游戏是什么,它会不会造成近视,它会不会上瘾,我们只需要一个背锅侠。现在它叫游戏,十五年前它是早恋,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电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侠小说。”
作为一名理智的家长,孩子教育出现问题,不应该用游戏来作为逃避的借口。
- 2 -
影响孩子最深的,是父母
《妈妈是超人》第二季里,马雅舒对一对儿女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很多争议。
女儿米娅直到4岁还不会自己上厕所,脱裤子提裤子都要妈妈帮忙,日常一直穿着尿不湿。
因为不能自己上厕所,幼儿园给了米娅2个星期的缓冲期,这段间内学不会就要强制退学。
儿子爱登在玩耍时,受过伤,马雅舒直接把家里所有的家具都搬走了。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就在地上铺一块布,做餐桌。
又因为米娅和爱登,喜欢吃零食,马雅舒给他们购买了大量的零食。
这也导致,姐弟俩把零食当饭吃,完全不吃水果蔬菜,从不肯好好吃饭。
有一次,马雅舒带儿女去朋友家做客,米娅和弟弟不愿意吃饭。看着狂吃零食的姐弟俩,闺蜜劝马雅舒:“孩子这样,不好好吃饭可不行。”
马雅舒却说:“等他们上学了,老师会教的。”
这下就连闺蜜都忍不住怼她:“你别盼着别人教,你得自己教。”
有的家长会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寄希望于学校和社会。但其实父母才是影响孩子最深的人。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父母。
善良、正直、尊重和与人交往,这些重要的品质,都和家庭教育有关。
- 3 -
父母是孩子一生最直接的老师,孩子沉迷游戏,家长的表现至关重要。
1、了解孩子沉迷游戏背后的原因
有网友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中考时,他以5A的好成绩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为了照顾他,母亲主动搬来学校旁边陪读。为了激励他好好学习,妈妈找来了各大211,,985高校的招生简报,贴在儿子床头。
平常母子俩的对话,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一开始,他还没觉得怎样。但后来,经常会感到莫名的烦躁,心里压力特别大。一次,要好的同学约他出去打游戏。没想到,一入游戏深似海,从此学习是路人。
他迷上了打游戏。妈妈看到他的表现特别着急。一会劝说,一会威胁。但他已经油盐不进,什么都听不进去。一番较量,母亲差点就绝望了。
最后残存的一点理智让母亲冷静下来,上网搜了搜为什么孩子会沉迷游戏。不查不知道,一查全明白:原来,是学业和自己施加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导致孩子的焦虑无处释放。
了解到这个原因,妈妈开始主动和他谈一些除学习之外的事情,尤其是游戏。他说自己特别惊讶,妈妈竟然知道很多游戏的东西。
其实,那都是妈妈为了把他拉回来恶补的游戏知识。
“经过这段时间,我才发现,你过得开心,我才过得幸福。”母亲的话让他的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除了学习,他更需要母亲的陪伴和理解。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很多时候,孩子沉迷游戏,是因为感到孤独。他们用沉迷游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引起家长的注意。
当家长愿意做出改变,孩子汲取到足够多的温暖,也就不再抗拒学习和正常的生活。
2、利用游戏建立激励机制,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孩子沉迷游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游戏设计的及时反馈性。游戏关卡中设置的难度都是孩子刚刚能够到的难度,完成这个关卡,就会马上得到奖励。
作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每天的学习任务,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当孩子完成一个目标时,就及时表扬他。
我有个朋友,有一段时间迷上了玩游戏,爸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有丝毫作用。妈妈愁得不得了,到处找人咨询。
一位朋友了解了一下孩子的情况,发现孩子并没有妈妈说得那么严重,是妈妈过度焦虑了。
他建议妈妈和孩子约法三章:每天必须先写作业,再玩游戏。如果在晚上9点前写完作业,剩下的时间都可以用来玩游戏。
如果每天9点后才能完成作业,就不能玩游戏。
如果考试成绩进步,且维持在年级前列,周末可以有一天的时间用来玩游戏。
没想到这个方法,有奇效。
原本他在初中只是成绩中等,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玩游戏,他开始提升写作业的效率,努力学习。最后高考结束,他以全校第一的好成绩,考入了武汉大学。
3、家长以身作则,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
有调查数据显示,17%的家长在与孩子共处时常玩手机,超50%的父母在陪伴孩子过程中有过玩手机的现象。
手机成为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必备工具,别说孩子,就是成人也很难经受手机的诱惑。
如果爸妈下班一回到家,就是刷抖音、看视频和玩游戏,美其名曰“休息”。在孩子来找你时,让孩子一边玩去,那孩子沉迷手机和游戏,也就不奇怪了。
英国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
对孩子最大的负责,就是以身作则。
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在规定的时间内玩手机,或者和孩子一起玩手机。不该玩的时候,绝不碰手机。
玩游戏并没有什么坏处,真正不好的是沉迷游戏,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养儿不易,既要做孩子坚实的后盾,又要陪孩子一起战斗。
父母陪伴孩子的一路,更像是一次“打怪升级”和“斗智斗勇”之旅。
面对孩子成长路上的各种障碍,家长不但要与时俱进,还要不断提升自己。
在教育孩子中,和孩子共同进步,也许就是最大的收获。
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带领孩子一起探索世界,都是让孩子走出虚拟世界的好办法。
做好关心、引导和鼓励的家长,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