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自学笔记(三十八)

乳子病热脉悬小,手足温则生,寒则死。(脉症不合)

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图片发自App


肠中赤痢的变化,痢兼发热的,则死;身体寒冷不发热的,则生。

肠澼而下白沫的,脉沉则生,浮则死。

肠澼而脓血俱下的,脉象小涩的会死;滑大的则生。

如果身热,脉不小涩,脉象滑大的可生;脉象涩小的,则死。至于死在什么时候,那要根据克胜之日来决定。

癫疾的情况:

脉象搏击,但大而且滑的,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治好;如果脉象又小,而且坚急的,那是实结不通,就死也不可以治了。

癫疾之脉虚实情况:

脉象虚缓的可治,而坚实的就会死。

消瘅病的虚实情况:(糖尿病)

脉象实大的,病虽长久,但可以治愈;假如脉象悬小而坚,病的时间又较长,那就不能治了。

春季治病取用络穴,夏季治病用各经的腧穴,秋季治病用六腑的合穴。冬季是闭塞的季节,既已闭塞就要多用药品,少用针石。

少用针石,不是指痈疽等病说的,痈疽等病,是顷刻也不许迟疑不决的。痈毒初起,不知它发在何处,按之也找不到,痛的地方又不在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可在手太阴之傍三刺,颈部左右各两刺。

腋痈的病人,全身大热,应刺足少阴五次,针刺以后,如热仍不退,可刺手心主三次,刺手太阴经的络穴和肩贞穴各三次。急性痈肿,筋缩,随着痈肿的分肉而痛,痛得汗出不尽,这是由于膀胱经气不足,应该针刺其经的腧穴。(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腹部突然胀痛,按之胀痛不减的,应该取手太阳经的络穴,就是胃的募穴和少阴肾腧穴五次,用员利针。

霍乱,应针肾腧两旁的志室穴五次,足阳明胃腧及肾腧外两傍胃仓穴,刺三次。

惊痫的刺法有五点:针手太阴经的经渠穴五次;刺手太阳小肠经的阳谷穴五次;刺手少阴经络傍的支正穴一次;刺足阳明经解谿穴一次;刺足踝上五寸的筑宾穴三次。

凡诊治消瘅、突然跌倒、半身不遂、气逆、气满等病需分清肥丰的贵人,是吃肉类精米太多所造成的。

隔噎就会气闭不行,上下不通,那是暴怒或忧虑所引起的病。

突然厥逆,不知人事,耳聋,大小便不通,那是内气上迫引起的病。

有的病,不从内起,外中风寒,因为风邪留滞,久之化热,肌肉消瘦,是极其明显的。有的人行走偏跛,那是因为着寒或是风湿而形成的病。(风,湿,寒一起)

黄疸、突然发生剧痛、癫狂、气逆等症,是由于经脉之气,久逆于上所造成的。

五脏不和,是由于六腑闭塞所造成的。头痛、耳鸣、九窍不利,是由于肠胃病变所造成的。(常通大小便)

太陰、陽明两经,互为表里,是脾胃所属的经脉,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麽道理?

太陰属陰经,陽明属陽经,两经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时的虚实顺逆不同,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原因也有差异,所以病名也就不同。

人身的陽气,犹如天气,主卫互于外;陰气,犹如地气,主营养于内。所以陽气性刚多实,陰气性柔易虚。凡是贼风虚邪伤人,外表陽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陰气先受损伤。陽分受邪,往往传入六腑;陰气受病,每多累及五脏。邪入六腑,可见发热不得安卧,气上逆而喘促;邪入五脏,则见脘腹胀满,闭塞不通,在下为大便泄泻,病久而产生痢疾。所以喉司呼吸而通天气,咽吞饮食而连地气。因此陽经易受风邪,陰经易感湿邪。

手足三陰经脉之气,从足上行至头,再向下沿臂膊到达指端;手足三陽静脉之气,从手上行至头,再向下行到足。所以说,陽经的病邪,先上行至极点,再向下行;陰经的病邪,先下行至极点,再向上行。故风邪为病,上部首先感受;湿邪成疾,下部首先侵害。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帝内经》自学笔记(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