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底去了趟武汉,恰逢全国大降温,体验了把北方人在南方冻成狗的感觉。短短四天,蛰伏两天,简单记录下我的武汉之行。
初印象--建造中
下了高速,入眼的是凌晨四点的武汉,看到了火车站,看到了立交上明亮的路灯犹如丝线一般蜿蜒到远方,在漆黑的夜里还挺漂亮。
忘记是在哪个区了,白天从江夏区到光谷工业园,路上哪哪都是正在建设中的立交桥,因为昨天下了雪,路上也是泥泞不堪,天空也是灰蒙蒙的,给人的感觉很不好。
我印象中的武汉有美丽的樱花,有大名鼎鼎的热干面,有《万箭穿心》中倔强的女子,有书中提到的汉阳、汉口、武昌,有户部巷、吉庆街,当然还有令人震惊的红安县200名将军。
所以,我挺失望的,灰蒙蒙的天,建造中的立交桥,到处都是的立交桥——原来你是这样的武汉。
体验中--尝美食
我的出行向来很少规划,大抵是因为懒吧,所以这次来武汉直接住在了户部巷旁边。
第一天晚上去的户部巷,感觉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小吃街差不多,只是多了些地方特色小吃,比如米酒桂花糊、豆皮、鸭脖,令人奇怪的是在武汉这个内陆城市,小吃街上几乎每一家都摆着虾蟹田螺啥的。后来琢磨着,也许因为武汉多水域吧,这些应该不是“海鲜”,属于“水产”吧。
户部巷的最大特色就是排队!凛冽的寒风中我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先买了一份“一根排骨”,挺失望的,味道很一般;又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买了一份烤猪蹄,很满意,经过烤制的猪蹄表皮微脆,内里柔滑,一点都不油腻;期间还吃了老公排队近一小时的臭豆腐,有些惊艳,这边的臭豆腐是大块炸出来的,带着肉馅夹心,配着榨菜香菜等秘制的带汤调料一起吃,刚入口是香脆的,再吃还有味道丰富的汁水,吃到最后就有点辣了。冬天来上这么一份,刚刚好!
两个人为啥买一份?第一不知道味道怎么样,第二是想多吃几份小吃啊。当然,第二次再来臭豆腐和烤猪蹄就是买两份了。
此外还吃了小汤包,很香,直烫嘴,但吃到第三个就有点腻了;米酒桂花糊有点凉了,稠稠的带着米酒和桂花的味道,我不是很喜欢,意外的老公觉得很不错;还吃了武昌鱼,超级多的刺,味道也一般,应该是这家店做的不好,店里自酿的米酒还不错,烫的热热的,喝起来很舒服,还有点米香的余味;鸭脖买的是户部巷最里面那家,还是热乎乎的,啃起来有点辣,很是能打发时间,很过瘾。
12月30晚上武汉就下雪了,31号早晨已经是厚厚的一层,没想到南方还有这么大的雪。在酒店挨到中午才出门,在APP上看到附近的老宅藕香武昌鱼评分是5.0,想着大雪天应该不用排队就锁定了它。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仍然飘雪的天气里户部巷居然还是人满为患!一根排骨、长沙臭豆腐、烤猪蹄、烤鱿鱼......到处都是排的长长的队!难道大家都不冷吗,小吃就这么好吃吗?但也的确热闹,让人莫名地开心。穿过拥挤的人群,沿着户部巷走到头右转再走一段路就到啦!
老宅藕香武昌鱼,请记住这家店,是我在武汉吃的最满意的一家店了,物美价廉,服务热情。对比同样评分很高的良古(良古,我只能说超级失望了),真是天壤之别。四海一家自助也很一般。
老宅藕香武昌鱼(黄鹤楼店)坐落在一家小巷子里,门口有位热情的大姐帮我们打落身上的积雪,里面还有一只慵懒的猫咪,据店家说它很少吃客人给的食物,据我观察,它只吃售价一百以上的鱼,这真是一只有原则的猫。
美团上有很多优惠套餐,我们点了个三十六块钱的套餐,干煸藕丝和童年藕夹,又和别人拼了五元的小酌套餐(青梅酒、枇杷酒各一壶),单点了排骨藕汤、小炒脆骨。排骨藕汤的藕很粉糯,排骨一点也不腥;藕丝香香脆脆的,带点椒盐味,很好吃;藕夹类似我们山东的藕合,但是外面挂的糊更厚些,蘸着调料也不油腻;脆骨一般。
看着外面的雪慢慢下着,桌上的小火炉慢慢烧着,果酒清清甜甜,随意聊聊天、吃吃饭,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两壶酒喝完已是微醺,整个人都很放松,依然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经过热闹的户部巷回酒店,开心。
第二次来的时候还是点了藕丝、藕夹,还点了清蒸鲟鱼、小炒田螺,店家还送了一壶青梅酒和一份鸭脖。如果有机会,还会再来!
临离别--看美景
不管怎么说,也是来到了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一直窝在酒店里也不像话,所以陆续去了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东湖风景区这几个景点,也由弱至强地加深了我对武汉的印象。
黄鹤楼
相信几乎每个人都能背出和黄鹤楼有关的几句诗,比如故人西辞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楼中吹玉笛等,黄鹤楼也算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了吧。
原以为黄鹤楼只是单独的一栋楼,就像西湖的雷峰塔一样,到了才知道它坐落在蛇山上的黄鹤楼公园中,有赏花游线、诗画游线、英雄游线三条游线,每条游线直行游览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
我们是从西北门进的,一进去就是一座元代建立的白塔,后面不远处就是黄鹤楼。虽然是冬天,游人也不少,登楼远眺,正面看是高楼林立,再远一点是武汉长江大桥,这座桥很了不起,是上下两层的,一层走人、跑车,二层是火车轨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背面看正中间正在搭高台,左边是一座山,山上还有座塔,颇有些闹中取静的味道了。
遥想古人登高送别,携一小童及酒,与友人畅饮惜别,目送他消失在远处的江水、荒野中,竟还别有一番风味,比现在的送别有意思多啦。
湖北省博物馆
每次到博物馆,都觉得自己是个庸俗的文盲,因为啥都看不懂,最喜欢看的就是瓷器和出土的各种首饰,并且会在看到大金锭的时候默默估算它相当于多少钱。
湖北省博物馆展示的越王勾践剑让我大开眼界,现在看上去剑身还很锋利,由于人太多,我又有点近视眼,在灯光的照射下,还以为剑身的光芒是套的一层保护膜!近了看更能感受到它的锋利,剑身两侧微黄,刻了“越王鸠浅,自乍用剑”八字的鸟篆铭文。据说此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古人真是有大智慧!
湖北省博物馆在意大利罗维戈研究院、威尼斯国立考古博物馆等11家单位配合下提供180件(套)古埃及文物,举办了“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物展”。或许是对埃及这个神秘国度的好奇吧,这个展厅的人尤其多,也是游客拍照最多的一个展厅。
一开始是介绍埃及的历史和各种神明的雕像,那个阿努比斯(胡狼)雕像通体漆黑,长长的尾巴与身体呈90度角垂立,阴森森的,看了介绍才知道它也被称为死神,通常被放在棺木末端,象征阿努比斯守护里面的木乃伊。看了它后背凉飕飕的,我就赶紧走开了。
看到化妆调色板才知道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开始化妆了,这太震撼了,好想知道她们是用什么化妆的,怎么化妆的。我还拍了照片准备发到朋友圈里,表示自己以后一定要认真学习化妆。
老公看我惊讶的样子开启了“教授模式”,他说同时代中国应该是商周时期,并且强调他在书里看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前也曾想尽千方百计逗褒姒开心,还让人化妆成很丑很搞笑的样子博褒姒开心过,总结说这没什么好感慨的,中国古代也出现了化妆技术。
虽然很科普,但我顿时觉得好没意思,这怎么就扯上中埃文化之争了呢,真是直男思维。而且我后来查了查,埃及第一王朝是公元前3100年,中国夏朝是公元前2070年,也就是说埃及出现化妆调色板的时候,中国应该是在三皇或者更早的时期!
那啥,老公,你记错了哦。
然后,我就看到了各种动物木乃伊,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陈旧的幕布上布满了暗沉的血迹,那些被绑成长条的小鳄鱼木乃伊、蜥蜴木乃伊,以及被固定成直立形态的猫木乃伊......后面的成人木乃伊都没这么有冲击力。我明白这是他们的文化,但是说不出为什么,就是瘆人,透着一丝诡异。特别是后来看到一个类似圆锥形状的木乃伊,我还疑惑着是什么,老公眼尖,在我旁边轻轻说,那是婴儿木乃伊.......妈呀,吓死人了!
现在想起来,还是后背发凉,我甚至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看。能有啥啊,不明白自己怎么了。
东湖风景区
好了,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东湖风景区,这是个朴素的名字,朴素到我以为它和我家小时候东边地头的那个湖一样。事实证明,我是个井底之蛙。
武汉东湖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毛泽东称为"白云黄鹤的地方",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地,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
因为我们只是路过歇脚,所以没有特意游览,在西北门进去后,找了个搭在湖上的茶室喝茶休息。茶室的老板告诉我们这是人工湖,过了右手边的第二座桥才是真正的东湖水域。看着窗外的白雪、湖面、游人,感觉自己都如画风景的画师,又像是画中的一部分。
翻过茶室右边的小山,路过听涛亭,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望不到尽头的水域,湖面轻轻拍打着堤坝,送来一阵又一阵的寒气。
我们赶紧溜了,水边好冷!湖边树木很是茂盛,一看就是长了很久的,很有些杭州西湖的味道。走在不知名的堤坝上,发现左手边波平如镜,右手边波涛起伏,两相对比,很有意思。原来这就是人工湖与自然湖的交界啊。
天气实在冷,我们连照片都没拍就走了。有些遗憾。
碎碎念了半天,发现每座城市都有它的美,是需要慢慢发掘,细细品味的,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惊艳,到不舍。
城市如此,人也如此,事亦如此。学着慢下来,别急着下结论,走走看,会收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