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城长安城的龙兴之气为何衰落了?

曾经的龙兴之城长安城,从唐代以后1100多年,为何再也没有一个王朝,在此立都建国?

五代时,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分别以黄河流域的洛阳和开封为首都;北宋则以开封,南宋以临安(杭州)为都;而元明清三代,更是最终奠定了北京,作为此后800年间中国首都和军事政治要地的基础。长安,曾经在长达1077年的时间里,先后做过11个王朝的首都,可谓千古一城。但是这种龙兴之气,在公元907年唐代灭亡以后,似乎就衰竭了,中间除了个迅如流星般的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外,长安从此再也无法跟王气沾边。是什么导致了长安的衰竭?

一、频繁的政治动荡与破坏

经历了安史之乱、吐蕃短暂攻占,以及朱泚兵乱,长安城并没有大的损伤,简单修复后,这座大唐帝国的首都仍然神丽如开元盛世时。黄巢之乱,是长安王气衰落的开始。此后,长安城内外接连兴起的政治动乱。从公元883年到904年,短短21年间,包括黄巢之乱在内,长安城先后经历了四次超级打击。频繁的政治动荡与破坏,这座千古名城,最终被彻底拆毁。

北宋时,宋人由于用兵西北,以致长安一带长期动荡。南宋时,长安一带又成了宋人与金人、蒙古人争战的前线。从883年的黄巢之乱开始,一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整个长安及关中地区,一直处于不间断的政治和军事动荡中。

二、森林的破坏

作为中国古籍最早记载的“天府之国”,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地区,原本是沃野千里、森林密布的生态环境优美之地。但是从秦汉开始,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从城市营建到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大规模的农业开垦,已经使得关中平原周边的原始森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到了唐朝最鼎盛的唐玄宗时期,整个长安城周围,已经没有巨木可以供应采伐,以致伐木工人要从陕西,长途跋涉到岚州(今山西省岚县北)、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等地,才能取得营建宫室所用的巨木。对此,唐朝诗人杜牧,曾经在讽刺秦朝的《阿房宫赋》中: 蜀山兀,阿房出。

三、水资源的锐减

先秦时期,关中地区由于河流、湖泊众多,水源丰富。而长安周边,更是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水环绕,在水资源的滋润下,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便利,“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但是从战国末期、秦汉开始的大规模森林砍伐,首先使得失去了森林涵养的关中地区,水资源开始急剧减少。到唐代末年,泾水、渭水、灞水等河流水流量越来越小,龙首渠、清明渠等人工渠道也相继干涸。北宋时,“八水”中的潏水,水流量更是小到了可以淌水过河的地步。 据统计,从唐宋开始,关中地区有关水清、涸竭、断流的记载共22次。

四、水旱蝗灾并起

随着森林的砍伐,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也越发严重,这就使得关中地区的自然灾害频率增大,有雨则洪水泛滥,无雨则干旱成灾。据统计,自唐朝武德七年(624)至开元二十九年(741)的100多年里,长安周边的京畿地区,共发生了20起大型自然灾害。其中有10次旱灾,7次水灾,以及3次蝗灾。

五、耕地与粮食

从唐朝初年的每年20万石(每石42公斤,约合840万公斤),膨胀到了最高峰时期的400万石(约合1.68亿公斤),后来虽然有所回落,但长安城每年的粮食缺口,仍然高达100万石(约合4200万公斤)。在此情况下,即使是在“年谷丰登”的丰收年份,唐代长安城也仍然粮食紧缺“人食尚寡”。

六、漕运的断裂

漕运,是维系长安城和大唐帝国安危的生命线。由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发,关中地区可耕地越来越少,所以长安城内需要外地接济的粮食缺口。唐朝本身经济实力已经大幅削弱、长期缺粮的长安城及关中地区,只能是依靠江淮一带的粮食和财赋,来维持日益庞大的首都和帝国的运转。

在自然天险的阻碍之外,由于关中地区森林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黄河和渭水,泥沙积屯也很严重,行船非常艰难。唐朝中叶以后,从渭水到长安的一些漕运水渠,甚至经常因为泥沙堵塞航运,不得不边挖沙、边行船。随着水资源的日益衰竭,和部分河流、水渠的干涸,到了唐朝末年,运输船经由渭水和漕渠行驶进入长安的记载,越来越少,几乎完全消失。

七、中国经济中心的不断东移南迁

与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的衰落相比,黄河中下游的开封、江淮一带却越来越繁华富庶。

八、军事中心的转移

唐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军事中心,从西北转移到了东北。唐朝中期以后,随着东北方向的契丹、渤海、女真等少数民族的相继崛起,中国的军事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在此情况下,防守东北方向的北京,其军事、政治地理价值日益突显。

至此,千古一城长安城彻底衰落。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古一城长安城的龙兴之气为何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