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百科》解读,第九讲:霍尔的“青春期重生论”

大家好,今天是“倚龙的读书俱乐部”关于《心理学百科》解读的第九讲,今天我们来讲一讲美国心理学会的第一任主席: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对“青春期”的一系列研究,并提出的“青春期是一种重生”的理论。

一、斯坦利▪霍尔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霍尔这个人。可以说,霍尔是逆袭成功的典范。为什么怎么说呢?相信看了《心理学百科》解读前面几讲内容,大家可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之前介绍过的那些心理学家,家世都很好。甚至有几个年纪轻轻就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一生都衣食无忧。

而今天介绍的霍尔,他出生于美国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并不好。

23岁那年,霍尔想去游学,但因为钱不够,游学的计划被搁置了。

26岁那年,霍尔开始在哈佛大学的“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手下做研究,历时4年。

30岁那年,霍尔拿到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博士。

38岁那年,霍尔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立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43岁那年,霍尔创办了美国第一本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期刊》。

48岁那年,美国心理学会创立,霍尔成为第一任主席。

60岁那年,霍尔发表了著作《青春期》,这也是第一次从学术的角度,对青春期这一问题进行的探讨和研究。


二、青春期重生论

了解了霍尔是怎样从一个农民家庭的小孩,一步一步成长为美国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的经历之后,我们来重点介绍一下霍尔最主要的一个学术理论:青春期重生论。

霍尔之所以提出“青春期是一次重生”的观点,是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霍尔认为,人出生的时候,像是还没有进化成人的动物,之后的整个童年,就是一个从动物进化到人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童年时期,我们的生理和行为,按照祖先早已设定好的进化路子,一步一步进化。

人到了11岁左右(相当于小学5年级),整体的进化就差不多完成了。接下来就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特征在15岁(相当于初中3年级)达到顶峰,最后在23岁(相当于大学毕业、步入职场那年)结束。

霍尔认为,处于青春期时,人会特别敏感,会去揣测别人的“言外之意”,从而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讨厌了,但是在行动上又无能为力,最后导致特别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

对人的一生来说,青春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尤其是在心理和思想方面,各种好的坏的思想和观念互相交锋,让整个人的情绪都很暴躁。

不过在霍尔看来,这种动荡和躁动,其实是一种涅槃和蜕变。人必须接受各种复杂思想和情境的冲击和挑战,才能走出单纯的、没有争端的童年舒适区,才能顺利成长,在更复杂凶险的成人社会里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总结

今天我们先介绍了美国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霍尔,如何从一个农民家庭的小孩,一步一步攀登,逆袭成为美国心理学领域的大牛的经历。之后重点介绍了霍尔关于“青春期是一次重生”的观念,他认为虽然青春期是一个躁动和不安的时期,但是正是因为这个时期对心智的历练,人才能从单纯幼稚的童年阶段,顺利步入复杂的成人阶段。而青春期正是每个人必经的一次走出舒适区的浴火重生。

所以,作为青春期的孩子,或者是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千万不要懊恼青春期的这些情绪和举动,而是要正视它,包容它。尤其是家长,要及时的沟通和疏导,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孩子一起面对青春期,帮助孩子梳理和建立好的价值观。

这里再推荐两本文学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少年维特之烦恼》,描写的就是两个处于青春期的主人公的躁动不安。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就会明白,其实古往今来,全世界的青少年都在经历着这一段时期,你不是一个人,你并不孤独。这样想想,是不是心里就会舒服多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百科》解读,第九讲:霍尔的“青春期重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