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及友谊的构建-人类社会关系建构的基本原理

我所理解的人类社会这个巨系统,是由每个个体开始,通过满足人性各种欲望出发,形成了各种各样不同形式和架构的组织形态的总和。所以自我的构建是这个关系总和的起点,是其他关系的基础,比如友谊。一旦这个自我构建失败,由此产生的各种更为复杂,涉及到更多个体的关系都将似是而非。也将影响每个个体的行为模式,比如说为什么有人只能以依附的心态度一生呢?比如昨天的新闻,一个物理学博士光荣地加入了城管队伍。而有些人却活脱脱行走天地间去创立自己想过的生活呢?其实不能简单认为选择依附人生的人就是为了五斗米折腰,人人都是有情怀的。但是,有自我没自我的人在如何表达这个情怀上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这里就牵扯一个自我逻辑的构建的基础在哪里。最终选择成为依附者的人,即使他很优秀,但他的优秀是体现在他人眼里的优秀。而坏就坏在了这种自我认知的优秀是来自他人眼中的,其本质是就没有自我,他不知道怎么评价自我,他不能评价自己的每个行动,因为他的内心没有一个稳定的道德和价值基础,他需要根据根他人判断来理解自己,即活在别人的眼里,他们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而且这种判断最好来自于权威的判断,比如师长,领导,权威机构等。他只有争取到了这些评价,而且是对他是正向评价的时候,他就觉得他的自己是强大的,优秀的。但是这个东西就像吸毒上瘾那样会形成精神依赖,因为这种自信不是来自于内心,所以要不断从外界,从权威那里获取,否则就会丧失对于自我的判断,就像一艘没有定位系统的船只航行在茫茫大海中那样无措。这种茫然感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他自己内心没有对自己的一个稳定的认知和评判,缺乏一个内心的声音去肯定自我,接纳自我,认知自己的特点,所以很容易陷落在了权威评价中,而权威评价缺乏内省那样的及时性和稳定周期性,每一次肯定之间时间或长或短,有时可能还会遭遇负面评价,挫折等能引起情绪低落,自我难以接纳的情绪,这时渴求外部的肯定就变得像对毒品的依赖一样了,由此人生选择必然会走向依附权威,或者权威的组织,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依赖于这个评价体系上,以便获得对于自我的认知,获得人生定位,把依附权威当做是一种人生价值,其实就是精神鸦片。

所以在人际关系的奇点处的自我构建就有了两种分类,一类自我来自内心稳固的道德价值体系,可以形成修正自我,这是内心强大的来源,还有一种来自外部,来自权威的评价中,来自他人眼里的“我”,是不稳定的,易变,缺乏自主性的,也是内心不安,和恐惧的来源。

接下来我们聊聊友谊。如同自我是来自内心还是外部一样,友谊也可以分为友谊关系建立是来自友谊双方之间,还是第三方。这听着有点奇怪,我分别解释一下。第一种友谊是来自内友谊关系双方的自由意志的决定,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完全由双方价值观的契合度,认知范围的相似性和互补性确定的。而第二种简单地说,就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是基于利益原则,是针对第三方的,这种友谊内核更多是权衡甚至是仇恨,当利益基础动摇时,或者共同敌人消失后,这种友谊也就瓦解,相比于第一种友谊的内生性,这种友谊依赖于外部诸因素。

由此这种二分法,一种基于内生性的关系原则,和另外一种基于依赖外界因素的聚合关系可以推演到维度更多,架构更加复杂的人类诸社会关系中去。前者关系具备更强的稳定性,自我成长性更强,组织结构多呈现扁平性和网状结构,组织的信息流多以自下而上方式流动,组织目的多以个体幸福为目的,组织中个人主义色彩浓重,个体信仰和道德感更强烈;而后者更多体现为服从,依赖,组织结构多呈现金字塔结构,组织的信息流动多以自上而下流动,组织目的带有强烈的扩张性,犹如饥饿的癌细胞,比如以抢夺土地为目的帝国形态的国家,其生命力来自不断发动兼并战争,组织内部集体主义色彩是主流,个人主义被斥为不道德的源泉,但实则是个人放弃了个人道德责任,由组织承担,个体就是执行集体的命令,很多反人类这样道德败坏的事儿会以完成工作的形态出现,逃脱了道德审判,也就是阿伦特对于艾希曼平庸之恶的定义。

所以第一种构建方式往往能引导个人幸福,组织良序发展,而后者往往导致个人甘愿接受奴役,道德感丧失,组织容易呈现为无序扩张和崩溃。

这是我对整个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点思考,极为粗糙,但我相信爱因斯坦说过的真理往往很简练,或者我们的老话,大道至简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及友谊的构建-人类社会关系建构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