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对孩子关注越多,孩子的成绩越不理想?

丽和悦是一对好友,她们各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同龄,大小相差不到一个月。很自然,两个孩子从小就在一起长大。

丽和悦平时总喜欢在一起聊天娱乐,但最多的还是互相讨论孩子的学习。所以,表面看她们俩是好朋友,但暗地里却在默默“较劲”。她们“较劲”的不是各自的工作能力或者职场发展,而是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

拿丽的话说“自己天生是个操心的命”,家里家外都是她说了算,老公对她也是百依百顺。丽的女儿文文,性格活泼开朗,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小学时参加过全国少儿合唱大赛,获得二等奖。

悦工作默默无闻,在单位有很好的人缘,在家里烧的一手好菜,家庭成员关系很是民主。她的的女儿青青,文静内敛,喜欢画画、下跳棋,中学时参加过全国物理大赛,同样获得过二等奖。

文文和青青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在一个班。小学时,文文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中领先,而青青的成绩只是中上状态。初中时,文文的物理、数学、化学有点吃力,丽就想办法找最好的老师给女儿补课,所以文文成绩也一直在班中领先。青青也喜欢这些理科,每一科都学的“津津有味”,若是遇到难题,青青总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从来不要求妈妈给她请辅导老师。

中考时,文文考了班级前十名的好成绩,青青比文文低了十分。不过,在高中分班时,学校依据成绩,两人同在一个分数档,所以文文和青青都分到了重点班。

繁重的高中生活,悦的女儿文文慢慢有点吃不消,感觉那些理科的就是她的“克星”。丽就给文文找了最好的辅导机构,每天下午学生们运动、休息时,文文都去指导老师那补课。文文感觉老师辅导过的题都会做,那些力学课也没有那么难。但奇怪的是,一到考试,她就紧张的手心出汗,面对考题大脑一片空白,所以成绩一次不如一次。

而青青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总是自己解决,不会做的题她就反复研究,反复验算。慢慢的,青青的成绩提高了,在班里名列前茅。

高考时,青青的分数比录取线高出一百多分,而文文的成绩居然连一本线都没有上。

丽百思不得其解,她感觉对女儿的学习是一百个操心,每天再忙都要亲自接送,还给每一门薄弱科都请了辅导老师,一对一补习,但女儿的成绩却越来越不称心。焦虑、低沉时常写在文文的脸上。

而悦对女儿的学习从来都是“漠不关心”,她尊重女儿的选择,既不请辅导老师,也不每天接送。女儿在学习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所以成绩越来越好。在高考时,出现了“超常发挥”。

面对以上丽和悦的孩子,相信我们在生活中也遇到过此种现象。

为什么家长越关注孩子,孩子的成绩越不理想?

仔细分析案例中丽和悦的家庭教育方法,丽属于高管控家长,悦属于民主型家长。高管控家长虽然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照顾的面面俱到,但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自主能力,比如学习能力、生活能力。

1.家长对孩子关注越多,孩子越不会学习

丽对女儿的学习从小就很上心,孩子不懂或学不好的科目,唯一的方法就是找老师补课。

家长过多让孩子补课,效果真的好吗?近期也许很见效。但长期下去,孩子过多的补课,就会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知道补课老师一味地灌输,会给孩子造成不会思考、不会解决问题的现象。再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大,孩子的学习力就越来越弱。学习上就会出现,老师补过的内容会了,但稍作改变就不知所以然,这种现象就属于学习力不足。学习力不足的孩子,在学习上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遇到问题不会自主解决。

2.家长对孩子关注越多,孩子越没有独立机会
高管控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总是会“指手画脚”或在生活中全权包办,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洗衣服、刷锅,甚至洗袜子之类的家务活,一律全包,从不让孩子动手学做。殊不知,家长在生活中过多包办,孩子的生活能力永远得不到锻炼,独立能力就会越来越弱。孩子过弱的生活能力,不仅会影响他独自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会影响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孩子在生活中没有独立机会,同样在学习上也会受很大影响。

3.家长对孩子关注越多,孩子越不自信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从小来自家长的鼓励和欣赏。高管控的家长总是喜欢干涉孩子做事,时不时会说“这个你应该这样做”、“那样不好,应该这样做”……看似都是“好心”的建议,其实是在否定孩子的做法。长此以往,孩子做事就会出现“这样做好吗”、“这样行吗”等拿不定主意的反问,相对自信心的建立就会受到莫名的影响。

                            二
               如何让孩子学会学习?

回到上述案例,分析得出:丽属于高管控家长,悦属于民主型家长。民主型家长,面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总能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那种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看似“漠不关心”,其实是最大的用心。

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会学习?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到父母平等的爱和成员间和谐的家庭关系。

1.家长适度做“甩手掌柜”,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好陪伴者的角色,放手让孩子去做,是对孩子的最大信任。家长做“甩手掌柜”不是什么事都不管,而是该管时就管好,不管时就放手。比如出现思想问题,家长一定要管好;学习上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和孩子分析问题,让孩子自己努力,放手让孩子去做好。所以,家长从小要给孩子树立“学习是自己的事”的理念,让孩子为自己的未来着想,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为自己努力的自信心。孩子越自信,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就越明确,学习就会更努力。

2.家长适度做“弱者”,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智慧的家长从来不在孩子面前“逞强”,总是以弱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比如面对新买的手机,不知如何操作,让孩子来解决。孩子就会全力以赴,并且很有责任地做好。

3.家长适度做“愚者”,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家长对孩子关注越多,孩子的成绩越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