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养成的方法


每一位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做过很多努力,希望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有的父母对孩子养成好习惯有成功的经验,有的父母却有深深的挫败感,认为养成好习惯太难了。

对于习惯的养成,大部分家长都是在在实践层面做过一些探讨,却没有在本体论上有太多的思考。

今天从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看能不能更好地把握好习惯养成的方法。

大家在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过程中,用到的五花八门的方法。

1、盯着行为改行为,看着孩子的行为哪些是不好的,然后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比如在学习上,我们希望孩子能够长时间坐那专注地学习,认为专注学习是好的习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动来动去,或者做小动作,或者听音乐,就急于让孩子改正这些不好的习惯。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盯着行为改行为,往往越改毛病越多,越改问题越多。

我们通过理论学习,明白了“盯着行为改行为”的做法,容易确认、放大孩子的缺点,强化孩子做得不好的行为。还有一种观念是“恨铁不成钢”,如果孩子有不规范的行为,很容易把孩子教育成“铁”,因为前置性信念是把他当“铁”来对待,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停地确认他是“铁”。盯着行为改行为跟这个原理差不多,凡是我们认为不应该的,都养成了习惯,跟我们的期望相去甚远。

2、跟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哪个行为好,哪个不好。我们发现,跟孩子讲的道理是一回事,孩子理解的却是另一回事,有时孩子答应了,好像听懂了我们说的道理,但是做起来却跟我们期望的不一样,而且道理讲多了,导致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动力更弱了。

3、用纪律、规则、道德标准去约束孩子的行为。这样做,容易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设置的框框,容易导致孩子反抗,产生冲突,纪律和标准变成孩子在行为层面反抗的对象,而不是为养成好习惯保驾护航的保镖,没有起到正向的作用。

4、用意志力让孩子养习惯,孩子在十八岁以前基本没有意志力,并且意志力是一种可消耗资源,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很难通过意志力养成好的习惯,况且成年人都难以做到,譬如有成年人减肥靠意志力,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

5、给孩子行为示范,做榜样。这种方法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比较适用,年龄大的就不合适了。由此,家长得出习惯养成年龄越小越好。其实什么年龄都不晚,任何时候都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试着跳出来,把思维模式换一下,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习惯。每个人都有习惯,只是好习惯、坏习惯用有利于我,还是不利于我做评判,有时会混乱。

一旦养成习惯就会进入一种无意识行为状态,这种无意识的行为状态不一定都是好习惯。有些好习惯,随着时间的改变,环境的改变,反而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习惯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

譬如,我有一个大学同学,上大学之后,他依然保持着高中时的学习习惯。听老师的话,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上大学后,他是宿舍里最勤奋的。我们劝他,大学不用保持这种学习节奏了,他说:“你们不教人学好,不要以为上大学了,学习就可以松懈了”。我们听了他的话蛮惭愧的。结果,大学四年结束的时候,全宿舍只有他一个人没有考上研究生。

为什么习惯那么好的学生没考上?有人说,是不是太笨了,事实是他不笨,他也通过高考上了大学,为什么换了一个环境,他这种学习方式没有得到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我们对于人的行为习惯有了解,就会知道,他这种学习方式是机械的,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性差一些,每天在机械地重复过去的行为模式。当时不理解,为什么他高度自律,坚持学习,却没有好的结果。后来明白,他是在无意识地重复一种模式,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新环境里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优越性。

比如,有人在部队养成了好的习惯,回家用于教育孩子,希望孩子像军人一样自律,往往给孩子养好习惯就比较难。我们在部队形成习惯更容易,其实是语境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在家里把这套行为模式化,容易受挫。

给孩子养成好习惯,到底什么是好习惯?有些习惯在这是好的,换一个语境就不好了,换一个年龄就不好了,让我们对于好习惯的认知陷入混乱。

今天换个角度认识习惯,从几个层面来谈谈对习惯的认知。

第一个层面,习惯是人的行为形成模式化或自动化反应的过程,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人类在早期为适应原始自然环境,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人类的行为对这些经常出现的情况,形成模式化反应,不用通过理性思考,遇到相似的情况,直接做出反应。把这些行为模块化、自动化,早期对于人类生存有帮助。这种习惯养成,好的地方是对环境快速做出反应,让人能生存下去。弊端是,对环境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要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围的环境变化不能太大,因为环境变了,自动化模式对于适应环境反而会形成阻碍。

我们村里有人养了一头驴,驴特别倔,越打它越不走,如果打急了,会突然往前窜一下。有一次主人被驴折磨的受不了,就打它,驴也不动,主人为了惩罚它,使劲打,结果把驴打急了,它发疯一样,猛一窜,结果陷到井里了。驴这种习惯在原始社会,有助于它适应环境,保护自己,如果环境变了,仍然保持这种习惯,容易导致物种灭亡。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很像原始人应对环境的方式,只是让孩子简单地把某些行为多次重复,最后形成一个稳定的模式,其实对于适应环境变化并不好。

第二个层面,主体对客体在理解与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模式,这种解说把习惯提升了一个层面。在适应自然环境,形成自动化反应模式的过程中,人对环境得理解,你之所以这么干,是在理解、认知的前提下产生的适应性行为。这样就有弹性了,一旦认识到环境变了,情况变了,人类的自动化反应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这样就表现出有意识的一面,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二元关系,一个是主体,一个是客体,如何理解环境,适应环境,行为上应该怎么应对它,这种习惯养成表现出人对环境适应的优越性。人在理解环境过程中有两部分,一个是理性认知,一个是感性认知,对人的行为有极强的支配作用。

举例,杨老师儿子在四年级之前写作文字数少。杨老师通过鼓励、表扬的方式,让儿子连续三天写了三篇作文,越写字数越多。整个过程没有说该怎么写,没有盯行为改行为。先让他在观念上有改变,在情感上懂得被欣赏,既给了理性认知,又给了感性认知。

习惯养成好的行为是自然而然出来的,理性上让他认知到这是对的方向,情感上形成动力。理性认知给方向,感性认知给动力。

这是对习惯养成第二层面的解读,表现出灵活性、适应性,建立在一个是理性的理解,一个是感性理解的基础上,一旦环境变化,行为也跟着变化。

现在孩子拼的不是对固有行为模式的坚持,而是自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一旦环境变了,条件变了,能形成另外一套行为模式,更好地适应环境。

这类的习惯养成,更多解决认识论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客体,理解行为,理解对象,产生更准确的认识,表现的是主客关系,人对环境,孩子对学习的适应性问题,比原始的习惯养成已经进步多了。

第三个层面。发展到十九世纪末,加达默尔把习惯养成又升华了,升华到本体论层面。他的理论是高级的习惯养成方式,对习惯的定义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理解适应的过程,而是变成了人对自身的行为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不是主客关系,而是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人显现自己、表达自己的一个过程。这种定义,从认识论转移到本体论,人的内心如何理解,人就如何行动,在环境中反应和显现自己,就以怎样的方式存在于世。这是他的理论精髓,总结一句话,人是理解者的存在,把主客之间的关系变成相互交融的关系,在习惯养成上,怎么解释自己。你是谁,就会怎样行为,然后,把习惯养成的关键转移到你是如何认识你自己的,更多的是研究人的存在方式。

第三个阶段不仅仅是人对环境的理解适应,更是人对自身存在方式的追问和思考。换句话说,教育孩子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解和解释,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和环境互动。这里边稳定的是人对自己不断地理解,不断认识自己,不断了解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会怎么行动”。从主客理解和认知转到了自我的存在方式上,加达默尔的理论,不再跟着环境,完全是主客关系,确立主体地位,无论环境怎么变,孩子对自身的理解和解释能力不断增强,自然就会让人的存在方式表现出更强的优越性和适应性,人在适应环境时成为快速反应部队,快速行为,快速应变,这是更高级的习惯养成理念和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惯养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