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战略思维:快速学习跨界知识的神器

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

当自己面对熟悉的问题时,往往很容易打开话匣子,并且乐于分享观点,比如医生谈药理、码农聊IT、任何人聊娱乐八卦等;而当自己面对陌生的问题时,大多数人都会因自己不太懂,觉得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因而谦虚地承认自己“不懂”或“不是专家”,于是便将话语权移交给真正的专家...

熟悉=自信?陌生=胆怯?

然而有一群却在内心拒绝做这个安静的受众,而是对问题时刻保持亢奋的“进攻”状态。因为面对问题时,他们首先把自己定义为“解决问题的人”,这群人被称为“斜杠大神”。

不知道你有没留意自己身边或微信里也存在着这样的一群人,有时面对他们侃侃而谈时,是否也曾幻想过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最终却只能发出一声感叹:真牛,为什么他们面对任何问题时都有思路,而且聊起来头头是道?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轻松跨界的?没有专业知识怎么可能?!

其实,这些疑问不同程度地映射了我们看待问题的态度,也就是“问题观”,既然“问题观”如此重要,那如何重塑自己的“问题观”?

答案,我们可以在书籍《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中寻找。

作者周国元,终身学习者。北京大学法律学士,美国艾奥瓦大学信息管理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模米咨询创始人。曾任职于麦肯锡、安永等多家国际知名咨询机构,他还是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导师,有着超过10年以上的咨询经验,其战略思维课程深受企业欢迎。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启读书之旅吧~


书籍采用了经典三问“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将其分为了三大部分:

引言:为什么需要结构化战略思维

上篇:认识结构化战略思维

下篇: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应用


我们着重来看下篇《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应用》中新麦肯锡的五步法中的2步法或3步法。

一、定义问题

顾名思义,就是在回答“我们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处于一种亢奋的“救火状态”,惯性地急于着手解决眼前的问题,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这就导致接二连三的问题持续出现,最终仍然未能解决到问题。

如何找到正确的问题,并将相关的所有问题完全解决而没有后遗症呢?

书中举了个生活的例子—太太的“灵魂拷问”:“选哪个包包,两个包买哪个了呢?...”侧面验证了“定义问题”的正确性。

我们再来看一个场景:

工作日,快到中午下班时,办公室的伙伴可能就开始商量今天中午吃什么呢?有的伙伴抛出几个地点问其他人;有的伙伴抛出几个菜系问其他人;有的伙伴甚至直接询问他人吃什么。

由此看来,这些可能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对方真正解决的问题可能是想让你帮忙带午餐,或者是和你一起去吃饭。哈哈哈,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

主要是想告诉大家,定义问题要求我们控制住立刻解决问题的冲动,试图去探究和理解表层问题背后的其他深层次的动因。当问题被重新定义了,解法也就相对简单。

如何定义问题呢?书中给了一个“问题定义工具箱”

第一步:要摸清问题的大背景;

第二步:要定义成功解决问题的最终验证标准;

第三步:明确问题的边界;

第四步:弄清楚解决问题时的限制条件;

第五步:需要明确问题解决的相关人员和责任人;

第六步:明确能调配的资源。

“问题定义工具箱”是个很好用的问题定义工具。在正确定义问题方向后,“问题定义工具箱”可以成体系地梳理问题定义的细节,为新麦肯锡五步法的后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完成第一步“定义问题”之后,紧接着是对确认好的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可能很多小伙伴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都有在运用结构化分析,所以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提出假设

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从功能上看,结构化分析过程要提供问题解决的基本逻辑框架,而提出假设旨在生成相关假设,为后面验证做验证的标靶。“结构化分析”和“提出假设”往往同时发生,因为提出假设是建立在结构化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提出假设是自上而下方法论的核心原则。同时也是问题解决中最具创造性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提出的假设只用于内部讨论,而杜绝向外透露。因为在这个阶段生成的假设是没有经过实地调研证实的初期想法。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甚至用过“头脑风景”,在这时,你可以不必担心自己“融入”不进团队,也不用努力显示自己的聪明或高明,任何观点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观点是“愚蠢的”。但值得注意的点是杜绝专家过早参与。

“头脑风景”是提出假设的关键举措,也是战略咨询公司最常用的解题工具之一。它采用一种非正式的讨论方式生成关键思路或观点。既可以应用于针对问题的整体,也可以应用于聚焦细节的层面。

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之间是反复并逐渐深入的循环,在双方相互作用下才能最终确保正确的解决方案产生。

在验证假设时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量,所以分为了两种:案头调研和实地调研。

案头调研一般关注已有的书面资料、互联网公共信息、专业期刊、各种行业报告和内部资料等;而实地调研是指在实验室或图书馆之外的地方收集一手客观数据,用严谨的逻辑验证之前的假设,所以调研收集信息的原则通常是,以第一手资料为主,二手资料为辅。

三、交付结果

把所有结果展示出来,沟通交流尤为重要。常见的沟通方式有4种:口头陈述、文档备忘录、PPT、白板演示,是这里就不过多交流了。

这里说下影响沟通交流的外部影响要素:时间、物理空间、目的、偏好。

在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汇报工作结果,如何做好汇报呢?我们可以运用到这里提到的外部影响要素。

比如做一场活动,我们需要考虑其周期性,进而划分关键环节、汇报节点等,让领导能全面掌握事情的进展状况。而在汇报中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一切有关东西,如场合、设备、资料等;要以结果为导向,明确沟通想达到的目的。并根据相关领导的沟通风格而选择汇报风格,如领导喜欢简洁明了,你就要用最简单的话将重点讲出来。

总结:

遇到问题,先定义问题,明白解决问题的本质;进而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然后提出假设,通过严谨科学的方法验证假设是否正确;最终完美的交付给客户。

想要快速跨界,其实必不难,难的是你是否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挑战不一样的区域。

ps.因此书有一本“工具书”,需反复阅读并运用,所以目前对于此书的理解还不是太深刻,期待能与大家一起深入探讨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结构化战略思维:快速学习跨界知识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