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一点点收获

这个书是2021年,写作群的一位小伙伴给我推荐的。之前一直在我的购物车里,最近才把它买回来。

作者程浩,出生于1993年。他出生的时候就被医生断言说最多只能活五年。在这当中已经下过无数次,病危通知书。
然而,他活到了20岁才离世。生命多活了十五年。

这本书中,作者戏称自己为“职业病人”。
别人从小可能就玩过很多玩具,而他从小被家人带着跑遍大江南北体验几百万医疗器械的治疗。

因为他从小就不能走路,只能坐着,或者卧着,辗转了几个大城市的医院也没有一个医生能给出他一个准确的答案,这个病因是什么?

因为身体的原因,他没有上学,所以从很小开始,他妈妈就教他读书认字。

九岁的时候,他爸妈给他买了台笔记本电脑,是笔记本电脑就是他最好的玩伴。

他从十岁开始读书,一边读书一边写读书心得。后来开始在知乎上回答别人的问题。

渐渐被网友们所认识,在他去世后,数10万网友自发哀悼。金山网络CEO傅盛说,看了这些文字才理解,生命的厚度各有不同。陈浩的生命只有20年,但对生命的理解完胜我已有的35年。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它和其他的小说有什么区别?

果然还是有区别的,书里竟然说了一些阅读的信念和方法。算是实用类小说。

摘录一段

总是有人喜欢问我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读书心不静怎么办?
古人谈读书有三上,厕上,马上,枕上。
现在人读书应该有三上,公交车上排队等候上,网上。
这都是时间,为什么不读?这个世界上除了学生,没有人是拿专门的时间来读书的,家庭与生活才是一个人的主旋律。
不会利用空余时间读书的人,即使有大把的时间,也不会读书。
至于心不静的问题,我也不知道心情跟读书到底有什么直接关系?
就我自己而言,高兴了要读书,难过了要读书,悠闲地要读书,烦躁了要读书,喜悦了要读书,愤怒了要读书,情人节要读书,清明节要读书,大年30也要读书。读书的理由只有一个,自己每天读书的承诺还没有兑现,所以要读书。
想读书,就要认真对待读书这件事,不要把读书当做生活的点缀,而是当做生活的习惯。
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就像一天三顿饭,到点就要吃,吃不着就心慌,要主动找食儿吃,而且非吃不可。等吃到嘴里,安心了,泰然了,该Dota就Dota,该睡觉睡觉,该嘿咻嘿咻。
不论你多么不想看,你要拿本书坐在那里一个小时,要培养读书的定性。
阅读永远是一场孤独的旅程,考验的是你有没有决心和耐心走到生命的尽头。

为什么我想写这篇文字呢?

记得早上和师父聊个事情,师父问: 你的收获是什么?

我想了半天,我的收获是什么?

想了许久,终于找到了答案。

于是,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决定要留下点什么,所以写了这篇文字,对于读书这件事,有了新的看法,这就是我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一点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