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日用而常行

没有最好的教育方式,只有最好的父母榜样。父母在教育儿女上有两点需要把握。第一,父母的行为。即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出来的,而是被影响之后模仿出来的。第二,情感联接。情感主要是通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感染形成,比如,父母对长辈的孝敬就会影响到下一代。

《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陶行知先生亦言:“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既是“教”他“化”他的源头活水,也是为孩子所“化”的潜在契机。

家训,历来都是“述立身治家之法,辨证时俗之谬,以训子孙”。《朱子家训》一面强调规范社会个人主体的道德义务,一面倡导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重视个人基本道德修养的基础上,要做好社会个人主体道德建设。其提出将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即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就是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每件小事都做得完善,从而追求自身道德品质的卓越,可谓极具特色的道德养成实践教育。

很多人常将《朱伯庐治家格言》与《朱子家训》混为一谈。《朱伯庐治家格言》一开头便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个格言,由于简单易懂、易行,所以流传甚广,以致很多人就将《格言》当作《朱子家训》了。其实,朱伯庐是明朝中叶人,是朱子的后人。有人将《朱子家训》比作宪法,而将《朱伯庐治家格言》比作民法施行细则。

《朱子家训》重视童蒙道德养成教育,强调由“明德”进而“为学”的修养工夫。一是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遵循由认知转化为实践的道德践行路径。《朱子家训》中所揭示的仁、慈、孝、友、恭、和、柔、礼、信、敬、尊等德目,规定了社会成员个体不同的社会角色和应尽的道德责任,旨在构建一个和谐求善的理想社会图景。由此说明,道德教育不是高高在上或停留在文字层面的空谈,应该落实到社会实践并融入到个人日常生活之中去,乃朱子所言“日用常行之道”。二是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倡导从他律走向自律的道德教育规范。天命之理是万物本然之性,而顺应天性就是所谓的事物各自顺应自然之道。追求圣贤之道就是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而达成天命本然之性的过程。其中,个人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包含至少两条途径,一是个人修养上的用功,二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对个人道德的教化和培育。

《朱子家训》的文字非常简洁洗练,虽只有短短三百一十七字,却将《大学》的三纲八目全包含在内。《论语》《孟子》与《中庸》的精华也都体现在《家训》之中。它和一般儒家经典一样,不是拿来念的,而是要我们去身体力行的。

“五经”“四书”等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先贤深有存省,然后身体力行的结晶。你如果把经典只当作一场说话,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的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领悟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学养才会有所长进。诚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说:“书须成诵。”这里所说的“书”,就是儒家经典。张载认为,要先把儒家经典记诵熟读,这是成德的第一步,但不能只停留在记诵熟读的阶段。要记诵熟读经典,就是为了日后能随时随地就经典所揭示的义理予以细思、深思、精思。只有把经典中所蕴含的义理吃透了,真心诚意地认为这些义理放诸四海而皆准,再把这些义理用来作为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也就是以儒家经典来作为我们内心立意与行为决定的最高指导原则,如此,人才能真正与经典融浑为一体。这样的经典才是活的,才能对我们的俢己治人提供切实的指导。

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历史上人品道德最为人所称颂的政治家。要是没有富兰克林,美国独立建国的历史肯定要改写。因为有富兰克林这样品德崇高的政治领袖,使得他内能团结开国先贤,外能法、英等强权。

富兰克林之所以能成为道德完美的伟人,得益于他早年立下的一个宏愿:要求自己在道德方面能够完美无缺,立志要做一个完人。他设计了一个改善德行的方案:首先将书本上读到的、教堂里听到的、哲学家或宗教家列举出来的各种美德一一列出。每一种德行的界定力求明确,如“静默”,就界定为“不说于人、于己无益的话,不与人谈无聊的废话”。这样,他总共胪列出十三种德行:节制、静默、条理、决断、简朴、勤劳、诚挚、正直、中庸、整洁、宁静、贞洁、谦逊。然后,富兰克林就制订了一本类似范仲淹所作的“功过格”的小册子,每种德行占用一页,在每页上用红墨水画上直线,分成七个直行,每个直行是一天,合一星期。他又画出十三条横线,分成十三个横行,每个横行代表一种德行。每晚睡前反省,如果哪一种德行在那天犯了过错,他就会在那个德行的横行与那一天所占的直行交叉的一格里记上一个小黑点。他决定每星期专注于一项德行,这样十三个星期就能完成一个周期,每年有五十二个星期,分为四个周期。当污点愈来愈少,就代表品德愈来愈好。如此努力了三、四年,富兰克林的这本“功过格”几乎没有污点了,那意味着他已经几乎是完人了。

我们早就有了《朱子家训》,不必像富兰克林那样自己去摸索出十三种美德。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通过日常践行来完善我们的品德?(18.6.14《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日用而常行)